國際3D打印技術展覽會今日召開 六股密切關注(附股)
編者按:2015第五屆深圳國際3D打印技術展覽會暨研討會”將于11月25日-27日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展會將集中展示全球最新3D打印產品和技術,展會同期舉辦中國國際3D打印技術高峰論壇。
國際3D打印技術展覽會今日召開
2015第五屆深圳國際3D打印技術展覽會暨研討會”將于11月25日-27日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展會將集中展示全球最新3D打印產品和技術,展會同期舉辦中國國際3D打印技術高峰論壇。高峰論壇將邀請國內外著名的3D打印技術研究專家、行業學者、企業家及政府官員共同探討3D打印技術對傳統制造業的影響、中國政府的政策引導、以及未來3D打印技術的市場需求發展及應用。
目前科技部等有關部門正在對重點研發項目增材制造立項,該項目計劃用三年的時間,投入20億元研發3D打印主流技術和主流裝備,并對重點應用領域研發作出示范。業內人士表示,在多項利好政策的支持下,3D打印市場有望繼續保持40%左右的增速,在“十三五”期間產值有望突破200億元。
今年以來,3D打印行業利好消息頻傳。8月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國務院專題講座,討論加快發展先進制造與3D打印等問題。這是本屆政府首次舉辦專題講座,3D打印作為一種先進的制造技術,首次出現在本屆國務院的專題講座中。消息人士表示,目前科技部等有關部門正在對重點研發項目3D打印進行立項,這是對國務院專題講座精神的落實,3D打印也從政策支持層面走到資金支持層面。
近年來,3D打印產業和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權威機構Wohlers Report2015報告,3D打印在2014年覆蓋了41億美元的市場。該行業過去三年里復合年增長率為33.8%,增長強勁。Wohlers預測,2016年全球總銷售額將增加至73億美元,2018年這個數字將是127億美元,到2020年市場預計將達到212億美元。
光大證券(24.62 -1.28%,買入)看好行業景氣上升基于三大理由:一是全球3D打印產業鏈構建完成,幾乎每隔兩到三年就能看到材料、技術或產品上的重大突破,行業所需要等待的只是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二是行業現已云集了大批國際制造業巨頭和高端科研院所,在商業化和技術能力方面各擅勝場,并已形成了產業和科研的良性互動;
三是技術開源和專利到期已經打開了桌面級打印機的巨大市場容量,非直接制造在工業領域也已應用成熟。
下一步將推動直接制造的工業級領域應用,開啟后3D打印將全面步入工業制造,想象空間極其廣闊。
西南證券(10.27 -1.06%,買入)研究報告指出,國內二級市場對于3D打印仍處于主題投資為主的階段,設計材料類、設備類和應用服務類個股整體受益。未來幾年中國3D打印市場規模仍將保持40%左右的增長速度,到2018年有望突破200億元。
投資策略上,海通證券(16.62 -0.48%,買入)表示,《國家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5-2016年)》展望3D行業遼闊的發展前景。A股與3D打印相關的主要個股合計24家,在上、中、下游的分布分別是6家、10家和8家,分布最多的還是在中游打印設備及零部件投資項目。
海通證券研究報告顯示,金運激光(46.10 +1.47%,買入)利用互聯網、智能機器人(82.46 -1.36%,買入)等高新技術打造的金運模式是國內最完善的3D打印商業模式,能夠實現產業的循環發展。其預計公司未來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速有望達138.59%。
事實上,隨著中央和地方政府對3D打印產業的大力扶持,同時在工業級和個人級打印市場上良好的發展勢頭,部分上市公司已開始搶灘,瞄準了3D打印這片藍海。
博實股份(34.07 -1.47%,買入):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 戰略轉型持續推進
博實股份 002698
研究機構:華金證券 分析師:張仲杰 撰寫日期:2015-11-04
投資要點
凈利潤同比出現下滑: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69億元,同比增長13.47%;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47億元,同比下降9.86%。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4億元,同比增長18.30%;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2823.43萬元,同比下降44.19%。公司傳統產品受宏觀經濟影響,發展有限。公司積極對智能裝備、節能環保產業、高端醫療診療裝備、新材料領域進行戰略布局,力爭通過轉型取得突破。
收購瑞爾醫療,加碼高端醫療裝備領域布局:公司10月26日公告,擬以瑞爾醫療600萬元股權,卙瑞爾醫療目前2500萬元注冊資本的24%。公司在石化化工后處理智能成套裝備領域深耕多年,具有領先的競爭優勢。我國健康醫療服務產業處于快速發展期,公司已將高端醫療裝備定為未來戰略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瑞爾醫療的主要研發產品為IGPS-O圖像引導放療定位系統、IGPS-V圖像引導放療定位系統,具有高精確度、高技術附加的特點,未來有望替代升級醫院現有的普通醫療裝備。
新品研發進展順利:公司獨立研發高溫作業機器人本體、控制系統及配套工具,可應用在復雜、高溫作業環境中,目前該產品在現場環境測試取得積極進展,力爭在年內取得銷售訂單;智能貨運移載裝備完成了建材、煙草、食品三個行業的三種型號樣機,在現場環境模擬測試中取得良好效果,面向食品行業的全自動裝車機已在用戶現場成功應用。
投資建議:我們公司預測2015年至2017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51、0.63和0.72元。我們給予增持-A建議,6個月目標價35元,相當于2016年55倍的動態市盈率。
風險提示:下游市場需求低于預期;業務拓展或低于預期。
機器人:人民幣30億元增發完成 攤薄影響有限 資金狀況鞏固
機器人 300024
研究機構:高盛高華證券 分析師:杜茜 撰寫日期:2015-11-18
最新事件
新松機器人于11月17日宣布已完成非公開發行計劃(該計劃最初于2014年8月份披露)。公司共發行5,400萬股(占擴大后股本的8%),發行價格為每股55.2元(較11月17日84.8元的收盤價低35%,對應111倍的2014年市盈率),募集資金總額為30億元(2015年三季度末凈負債為6億元)。我們將2015年全面攤薄的每股盈利預測下調了8%,但將2016-17年凈利潤預測上調了9%/11%,從而令2016/17年全面攤薄的每股盈利預測上調了1%/3%,其中計入了增量資金所推動的產能擴張。我們相應將基于EV/GCI-CROCI/WACC的12個月目標價格小幅上調了1%至人民幣55.5元。
潛在影響
公司表示,增發募集資金將用于工業機器人(總額的34%)、特種機器人(17%)、激光3D打。13%)、數字化工廠(10%)等業務和補充運營資本(26%)。公司預計在2年建設期結束以及產能達產的2018年之后,2019-25年公司新增收入/凈利潤每年平均將為42.88億元/6.3億元,如果以上目標最早于2019年實現,則這意味著增量凈利潤每年將增長28%。我們此前的預測是2015-17年公司凈利潤的年均復合增速為24%。在我們看來,此次非公開發行鞏固了公司的資金狀況和相對于海內外同業的行業地位。公司2015年底凈現金將達到24億元,即3.9億美元,而2015年底KUKA的預期凈現金為6,200萬美元,Yaskawa則是凈負債7,600萬美元。
估值
新松機器人當前股價對應157倍/119倍的2015/16年預期市盈率,自2014年8月份以來公司股價已經上漲了158%,而同期滬深300指數上漲了110%。由于該股在我們覆蓋范圍內的相對估值較高,我們維持該股中性評級。
主要風險
上行:下游資本開支需求復蘇快于預期。下行:宏觀不利因素、競爭。
華中數控(38.56 +3.05%,買入):稀缺國產數控系統龍頭 3C應用貢獻高業績彈性
華中數控 300161
研究機構:東吳證券(16.90 -0.65%,買入) 分析師:陳顯帆,黃海方 撰寫日期:2015-11-16
投資要點
公司是稀缺國產高端數控機床及系統龍頭,產品的3C應用有望貢獻高業績彈性。強大的研發能力使公司產品已在航天軍工、3C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與沈飛達成合作、3C領域打破西門子與發那科國外技術壟斷。受益于3C高景氣及金屬件滲透率提升,公司3C高速鉆攻系統有望高速放量,同時公司結合數控優勢及子公司華數機器人布局,已與勁勝精密(45.25 +3.55%,買入)合作共建3C智能工廠國家示范項目,3C應用未來貢獻高業績彈性可期。
收購江蘇錦明,豐富公司自動化集成業務。今年9月公司公告擬作價2.8億以2014年13倍PE收購江蘇錦明100%股權,標的2015-17年扣非歸母凈利2210萬元、2865萬元、3715萬元。錦明強項在系統集成,主要下游是食品、酒類、3C等行業,已在雙匯、金種子酒(9.76 +0.10%,買入)、華為等行業龍頭有過成功集成案例,公司與強項在本體的華數機器人形成互補、具一定協同性。錦明集成經驗豐富,未來業績有望超預期。
我們與市場觀點的差異:1)市場認為經濟下行、機床行業整體不景氣對公司拖累甚重,但我們認為公司產品在3C的應用足以提供覆蓋傳統業務的高業績彈性;2)智能制造領域,市場對數控機床關注度低于工業機器人,但我們認為機床作為工業母機是制造強國的基礎,中國制造2025也將發展數控機床列為重點戰略方向,公司作為龍頭有望打破國外壟斷,手握產品定價權,應享受龍頭估值溢價;3)市場認為公司作為校企,公司治理、經營效率、市場開拓一般。但我們覺得目前國企改革、高校改革正在全面推進,公司未來改革的邊際收益大。
投資建議:公司是國產數控機床及系統龍頭,高端數控機床+機器人+職業教育布局良好,有望受益3C、機器人高景氣及中國制造2025政策紅利。預計2015-17年攤薄EPS為0.05/0.42/0.58,對應PE 617/77/56,增發后公司市值約55億,與相關公司比仍有增長空間,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催化劑:數控機床“十三五”規劃、訂單超預期、錦明超預期
風險提示:3C景氣度低于預期、國內機器人行業競爭超預期。
寶鈦股份(21.90 +0.46%,買入):軍工大發展 鈦材真受益
寶鈦股份 600456
研究機構:廣發證券(19.24 -0.77%,買入) 分析師:巨國賢,宋小慶,陳子坤,趙鑫 撰寫日期:2015-11-02
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億元,同比下滑1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8995萬元,去年同期為1507萬元,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89億元,同比增長3.8%;實現歸母凈利潤為-3994萬元,去年同期為-25萬元。公司披露全年業績可能為虧損。
否極待泰來。
前三季度,公司收入為15億元,同比下滑15%,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為產品售價的下滑。
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為16.04%較去年同期下滑了1.4個百分點,主要是由于公司原材料為海綿鈦價格較去年同期略增1.7%,而公司產品售價較去年同期則出現下滑,導致公司收入和毛利率均出現了一定的下滑。前三季度三項費用率較去年同期提升6個百分點至21%,其中管理費用上升最明顯明,同比增長24%,主要是由于工程項目轉固后,折舊費增長明顯;財務費用為9027萬元,同比增長9%。
軍工大發展,鈦材真受益。
我國鈦行業屬于結構性過剩,軍工、航空等高端鈦產品需求前景廣闊,供不應求,而化工和冶金等領域供大于求,競爭激烈。近幾年,中國軍費持續增長,我們看好軍工領域的發展,未來軍工領域對鈦材的需求也持續提高。目前公司高端產品占比不高,未來隨著高端領域需求的快速增長,公司高端鈦材占比將不斷提升,隨著公司產品不斷向高端產品升級,公司的收入和盈利能力均會出現明顯提高,公司或將迎來業績拐點維持“買入”評級。
預計2015-2017年EPS分別為-0.25元、0.05元和0.22元。未來隨著軍工、航空等領域需求的提升,公司產品不斷向高端升級,盈利能力將顯著提升,公司有望迎來業績拐點,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軍工、航空等領域對鈦的需求低于預期。
大族激光(25.58 -0.74%,買入):三季度營收略有下滑 布局新能源打造新亮點
大族激光 002008
研究機構:西南證券 分析師:熊莉 撰寫日期:2015-10-28
公司近日公布三季度報告,營收略有下滑: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56億元,同比下降0.20%;實現歸母凈利潤6.12億元,同比增長15.62%。
其中三季度實現營收17.11億,同比下降13.24%;實現凈利潤2.89億,同比上升5.76%。公司預計全年實現凈利7.08-7.78億,較去年增幅10%以內。
兩因素致營收下滑,盈利水平保持高位:公司三季度營收下滑主要來自兩方面原因:1)消費電子增速減緩+蘋果小年。今年是蘋果小年,蘋果需求相較去年大幅減少;此外手機等下游消費電子領域增速放緩也對公司小功率激光業務帶來一定影響。前三季度公司小功率激光業務增速在10%左右;2)業務結構調整,剝離大族元亨:公司于2014年10月轉讓大族元亨17%股權,對其收入不再納入并表范圍。鑒于此,公司前三季度LED業務同比下降超過50%;3)盈利能力方面,公司減少毛利較低的LED業務占比,同時小功率激光業務占比上升,前三季度毛利率39.5%,其中三季度毛利率41.8%,盈利能力持續增強。
消費電子前景可期,新能源汽車帶來新增長點:1)消費電子領域,明年是蘋果大年,蘋果需求回升將為公司明年業績帶來支撐;2)新能源汽車領域,今年1-9月我國新能源(17.11 -0.47%,買入)汽車共生產144,284輛,同比增長2倍。預計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車達200萬輛,2015-2020年復合增長率55%。今年公司用于新能源車用激光器達到3億,較去年增加3倍以上。公司新能源車用激光器占國內50%以上市場份額,未來可享行業增長紅利。
調整定增方案,積極推進定增計劃:公司10月調整定增方案,將定增價調至20.0元/股,募集41億元,預計年底將獲得證監會批文。公司募集資金主要投向高功率激光器、光纖激光器、工業機器人等新興領域,積極布局先進技術工藝,為公司長期發展奠定基礎。
估值與評級:鑒于今年宏觀形勢并不樂觀,公司在消費電子領域盈利增速收窄,我們下調了盈利預測:在考慮增發攤薄的情況下,預計公司2015年-2017年EPS分別為0.58元、0.72元和0.83元,對應股價PE分別為43倍、35倍和30倍,下調評級至“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消費電子需求或不達預期;定增進展或不及預期。
神劍股份(19.61 +0.77%,買入):半年業績高增長 并購嘉業航空進展順利
神劍股份 002361
研究機構:招商證券(22.44 -0.31%,買入) 分析師:王超 撰寫日期:2015-08-28
事件:
公司發布2015年半年報,期內實現營業收入5.59億元,同比下降9.64%,歸母凈利潤0.52億元,同比增長35.43%;EPS0.136元,同比增長13.52%。
評論:
1、主業營收下降、凈利潤高增長,市場占有率保持行業首位。
公司主要從事粉末用聚酯樹脂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戶外型樹脂和混和型樹脂。期內,戶外型樹脂實現銷售收入4.24億元,營收占比76.28%,同比下降12.43%;混和型樹脂實現銷售收入1.32萬元,營收占比23.72%,同比增長7.17%。公司通過加強對聚酯樹脂新產品新工藝研究開發,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通過創新發展滿足全球高端客戶的發展等措施,在市場競爭中形成了客戶優勢、品質優勢、技術優勢和服務優勢,長期保持聚酯樹脂國內行業龍頭位置。
期內,公司受宏觀經濟下行影響,主業銷售收入有所下降,但公司通過加快新產品新工藝研發以及受益原材料價格低位運行,凈利潤保持了較高增長,2015年上半年市場占有率居行業首位。
2、并購嘉業航空進展順利,轉型升級打造雙主業。
公司全部以股份形式支付收購嘉業航空,交易價格為42,500萬元。嘉業航空主業為高端制造業,以航空模具加工起步,是西飛、陜飛等航空單位首選工裝模具提供商,產品包括航空模具、航空零部件加工、高鐵及城鐵等軌道交通的車頭結構件、操作臺等、用于靶機、測繪勘探等任務的無人機,先進的制造技術包括粉末熱等靜壓精密成形技術和內高壓充液成形技術等,具備良好的市場空間。嘉業航空承諾15-17年并表后歸母凈利潤不低于3,150、4,100和5,100萬元,復合增長率大于35%,對上市公司利潤增厚效果明顯。目前,并購實施進展順利,公司已順利完成對嘉業航天的審計以及盈利預測審核。
3、積極開展資本運作,產融結合推動雙主業共同發展。
期內,公司實施了對嘉業航空的并購以及利用自有資金收購黃山永佳三利科技有限公司96.06%股權等資本運作項目,后續公司將繼續在化工以及高端制造領域積極開展資本運作,通過產融結合實現快速發展。公司傳統化工主業全國有一百多家企業,后續存在繼續整合的預期;新型環保型產品與針對高端客戶新產品的研發也存在資本運作空間;高端制造業方面,公司并購嘉業航空后將盡快進行整合,利用上市公司平臺為嘉業航空擴大產能、高端制造技術產能轉化提供管理和資金支持;此外,上市公司不排除開展員工股權激勵計劃等市場化激勵手段,加快公司發展。
4.業績預測。
暫不考慮并購貢獻時,預計15-17年EPS為0.31、0.42、0.51元;考慮并購貢獻,根據嘉業航空承諾業績,預計15-17年EPS分別為0.35、0.47、0.57元,對公司業績有增厚效果,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并購后公司融合發展進度低于預期。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