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產業發展將提速 概念股值得重點關注
國防科工局發布關于促進國防科技工業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出鼓勵開展增材制造等先進工業技術的推廣應用。無獨有偶,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昨天公布,世界首個金屬3D打印定制19厘米人造脊椎植入順利完成。這也標志著中國3D打印技術正式開啟人工椎體時代。
意見提出,鼓勵開展增材制造、智能機器人(25.11 +0.04%,買入)、工業互聯網、節能環保、安全生產、先進設計、試驗與測試等先進工業技術的推廣應用。積極參加《中國制造2025》,推動國防科技工業強基工程實施。提倡和鼓勵采用先進技術、工藝與裝備,限制或者淘汰落后技術、工藝與裝備,替代國外進口,改造傳統產業,促進升級換代,提高全行業先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效率,降低制造成本,縮短研制周期,促進節能環保,提高武器裝備研制生產水平和企業核心競爭力。
據之前媒體報道,科技部等有關部門正在對重點研發項目增材制造立項,該項目計劃用三年的時間,投入20億元研發3D打印主流技術和主流裝備,并對重點應用領域研發作出示范。業內人士表示,在多項利好政策的支持下,3D打印市場有望繼續保持40%左右的增速,在“十三五”期間產值有望突破200億元。
近年來,3D打印產業和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權威機構Wohlers Report2015報告,3D打印在2014年覆蓋了41億美元的市場。該行業過去三年里復合年增長率為33.8%,增長強勁。Wohlers預測,2016年全球總銷售額將增加至73億美元,2018年這個數字將是127億美元,到2020年市場預計將達到212億美元。
3D打印在我國既受到政府層面的大力支持,也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西南證券(7.58 +0.40%,買入)研究報告指出,國內二級市場對于3D打印仍處于主題投資為主的階段,設計材料類、設備類和應用服務類個股整體受益。未來幾年中國3D打印市場仍將保持40%左右的增長速度,到2018年有望突破200億元。(中國證券網)
藍光發展(7.89 +0.13%,買入)子公司藍光英諾的技術研發在2015年取得突破,已經形成完整的四大技術體系:生物磚技術、3D打印技術、3D生物云計算技術和3D生物打印后處理技術。2015年10月,藍光英諾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全球首創3D生物血管打印機成功問世,借助該項技術,使器官再造在未來成為可能。
光韻達(23.79 -0.42%,買入)是國內最早切入3D打印應用的企業之一。2015年初公司成立了控股子公司上海光韻達數字醫療科技有限公司,9月推出國內首家醫學3D打印云平臺并舉辦了“醫工攜手云端啟航為健康中國創新”的云平臺上線暨戰略合作發布會,在會上與眾多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開展3D打印在醫療臨床領域的創新運用,共同努力實現科研成果的產業化。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