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復合材料:銀邦轉型3D打印,西部受益環保需求
金屬復合材料可分為多種類型,目前,使用比較廣泛的有鋁基復合材料,鎂基復合材料以及稀有金屬復合材料等。
理財周報材料科學實驗室研究員 戴建敏/撰述
時間回到公元前4000年,那會人類就開始使用青銅,如今金屬材料早就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從航空航天、交通運輸到日常使用的用具,大部分都是由金屬材料組成。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意識到單一材料的性能難以滿足高新技術與現代化生產的需要,金屬復合材料隨之應運而生。
金屬復合材料,是指利用復合技術或多種、化學、力學性能不同的金屬在界面上實現冶金結合而形成的復合材料。金屬復合材料的誕生解決了耐高溫、耐磨、強度、電性能、磁性能等多方面的問題。
例如有色金屬材料中用途最廣、用量最多的鋁,在高溫的情況下,鋁基復合材料在強度方面優于鋁合金。
而一些稀有金屬復合材料也可以用于環保事業,鈦/鋼復合板在電廠煙氣脫硫和化工設備防腐方面,比傳統設備使用的耐酸鋼、耐酸磚等材料更具優勢,且具備鋼的強度,又減少昂貴的稀有金屬鈦的用量,具有較高的性價比。
根據組成成分的不同,金屬復合材料可分為多種類型,目前,使用比較廣泛的有鋁基復合材料,鎂基復合材料以及稀有金屬復合材料等。國內的上市公司中,研究和生產金屬復合材料的公司多達20余家,其中包括銀邦科技(300337.SZ)、寶鈦股份(13.01, 0.00,0.00%)(600456.SH)、大亞科技(5.10, 0.00, 0.00%)(000910.SZ)、西部材料(10.35,0.00, 0.00%)(002149.SZ)、四方達(6.830, 0.00, 0.00%)(300179.SZ)等等。
銀邦股份(24.090, 0.00, 0.00%)20萬噸產能布局,
進軍3D打印業務
鋁合金復合材料是釬焊鋁軋制材的主力軍,行業的上游主要是鋁錠、鋁卷帶加工企業,目前,國內鋁業產能過剩現象嚴重,因此原料充足。其下游主要包括汽車、火電、工程機械和家用電器等行業。
近年來,由于下游行業處于結構升級和周期性回暖階段,鋁合金復合材料需求旺盛,另外鋁合金復合材料也被使用于各種釬焊式熱交換器,而以上領域熱交換器中鋁化率不斷提升,海外熱交換器訂單也正逐步向中國轉移。
中國已成為熱交換器用鋁合金復合板帶箔的生產大國,近年來,產量增速持續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國際市場上已形成少數優勢企業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國內企業要想與之競爭,還需要進行一定的技術積累,讓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發揮出來。”國內一位有色金屬行業分析師介紹。
銀邦股份是國內鋁基復合材料行業的領先者,為國內規模最大的釬焊用鋁合金復合板帶箔生產商,也是國內唯一的電站空冷系統用鋁鋼復合帶材批量生產企業,其自主研發的鋁鋼復合帶材,相關技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首次實現了國產化,填補國內空白,改變了國內電站空冷系統用鋁鋼復合基管材料全部依賴進口的局面。
銀邦股份2012年7月成功登陸A股市場,募集資金8.92億元,投入年產20萬噸層壓式金屬復合材料擴建項目,總計12.1億元,預計2016年7月31日達產。達產后,公司產能將由現有的7.5萬噸產能擴大到20萬噸,其中鋁合金復合材料10萬噸,鋁基多金屬復合材料5萬噸,鋁合金非復合材料5萬噸。募投項目的建成投產將有效解決公司產能瓶頸,優化公司產品結構,附加值較高的產品比重將提升。
今年8月15日,銀邦股份傳出與無錫安迪利捷公司合資成立的飛而康快速制造公司,合資公司將利用3D打印技術之一的激光快速成型技術,生產高密度、高精度粉末冶金零件以及醫療器械零部件等產品。
“目前銀邦股份的3D打印業務并未產生業績,主要業績來源還是傳統業務,不過3D打印未來前景廣闊,也和公司所處行業有所關聯,銀邦股份現在也是提前布局。”上述有色金屬行業分析師介紹。
環保催生稀有金屬需求,
西部科技龍頭受益
有一類金屬由于地殼中豐度很低,或分布稀散提取被稱作稀有金屬,雖然稀有,但具備一些獨特性質,主要用于制造特種鋼、超硬質合金和耐高溫合金,在電氣工業、化學工業、原子能工業及火箭技術等方面都有廣泛運用。
稀有金屬材料的生產水平和應用程度是國家綜合實力的標志。隨著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以及產業的升級改造,稀有金屬材料產業迎來主要的發展機遇。
國外稀有金屬復合材料及制品主要生產企業為美國DMC公司、日本旭化成公司,西部科技僅次于這兩家公司,年生產能力排名世界第三、是國內稀有金屬復合材料龍頭企業。
西部科技主營業務為稀有金屬復合材料及制品、鈦產品、金屬纖維及其制品、難熔金屬材料和貴金屬材料,廣泛應用于化工、電力、環保、航空、航天、電子通訊等國民經濟主要部門和國家重大項目。
公司目前營收能力最強的業務是鈦產品和稀有金屬復合材料。西部科技2012年年報顯示,公司稀有金屬復合材料及制品的收入達到5.14億元,僅次于鈦制品產品的5.20億元。
但是,稀有金屬復合材料毛利率達到19.71%,遠高于鈦制品的0.27%,稀有金屬復合材料為公司的主要利潤貢獻產品。
從產業鏈來看,上游主要是各種稀有金屬礦產資源。
我國是稀有金屬生產大國,資源儲量、產量都在國際上占據優勢地位,原料充足。
以西部科技主要產品鈦制品為例,我國的鈦礦儲量是世界已探明儲量的64%左右。
這為我國發展鈦/鋼復合材料應用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下游主要以電力工業為主,我國經濟發展離不開電力資源的支撐,近年來電力工業持續增長,鈦/鋼復合板的需求激增,同時,環保政策的發布更是加大了這一需求。
“今年以來,國內出臺多項環保政策,對電廠脫硫減排提出了更嚴格的管理措施,電廠對鈦/鋼復合板的需求將會有所增長。”一位長期觀察西部科技的分析師介紹。
另外,隨著石油和化工業的迅猛發展及相關設備國產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如石油精煉設備的真空塔、加氫反應器;化工廠的各種反應釜、攪拌器、熱交換器;海水淡化的設備;制鹽工業的蒸發室;氯堿工業的蒸發室等,相關鈦/鋼、鉭/鋼、鋯/鋼等稀有金屬復合材料需求近年以較快速度增長。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