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到極點!外國學生設計的3D打印概念車模型!
時間:2015-08-18 21:26 來源:3dprint.com_南極熊 作者:中國3D打印網 閱讀:次
汽車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汽車的性能和外形也在不段發展。目前,許多設計師都在利用3D建模軟件和3D打印技進行汽車的概念設計,考文垂藝術與設計學院的學生Sina Rahmani也不例外。近日,他就在自己的技術論文中設計了一款近未來的概念車,并使用3d打印機制作出了它的實體模型。

Rahmani的論文題目是Sentire,這是一個用來描述對人類科技交互性研究的術語,具體來說就是設計與生物學的結合。Rahmani的概念車正是為了契合這一主題而設計的。他將這款不可思議的概念車描述為“通過使用所有的人類感官,將駕駛變為一種真正的運動。”

“Sentire需要與科技和機械產生更多的物理交互,”Rahmani表示,“在不遠的未來,比如2035年,人工智能很可能會相當發達,汽車因此也會變得相當的自動化,而這也會造成我們缺乏實際的物理運動。可問題是,我們的身體就是按照運動需要生長的,運動是我們生命的本質。”
Rahmani關于汽車的想法很少有人會去思考。大膽想象一下吧!如果汽車能夠與我們的身體相結合,然后完全由我們的思想和行動來控制會怎么樣?如果駕駛汽車變得像在跑步機上的慢跑一樣,成為了一種真正的運動又會怎么樣?是不是分分鐘就感覺高大上了?

“我的想法是在設計中融入人工智能、3D打印和自動材料等先進技術,打造出一輛可以通過感官和促動器來驅動的汽車,”Rahmani表示,“設計的另一個亮點是電活性的皮膚和結構,它們能夠同時接收來自駕駛員和人工智能的命令。”
這樣的設計毫無疑問是可行的,特別是其中涉及到的3D打印等先進技術,目前都已經實現或有了雛形。

Rahmani不僅做了概念上的設計,而且實際制作出了1:6的汽車模型。據中國3D打印網了解,Rahmani首先使用Grasshopper(3D建模軟件犀牛的插件,通過程序算法生成模型)生成了一個復雜的有著用于選擇性運動和強度的變量密度的復雜多邊形結構,然后使用一臺SLS 3D打印機,以尼龍粉末為材料,3D打印出了概念車的實體模型。

“實體模型的意義是展現概念車的自然形態,這種形態只有3D打印或自然本身才能復制,”Rahmani表示,“盡管這項設計短時間內還不能成為現實,不過它卻證明了算法建模和3D打印能夠創造出全新的設計。”
這輛3D打印的原型車長65cm,造型非常優美,而且比想象的更具交互性。

至于概念車本身,Rahmani的設計是在其內部裝上可以實時采集數據的運動傳感器,可以拓寬車身的制動系統,能夠幫助減速的氣動剎車,以及使用電線代替方向盤的操作系統。
無論是內部配置還是外部造型,這款概念車都可謂酷到了極點。其實只要敢想,我們也可以自行設計出自己的概念車并將其轉化為實體模型,因為現在3D建模和3D打印技術都正在變得越來越簡單。以這種趨勢發展下去,也許在不遠的未來,我們在家里就能直接“打印”出屬于自己的汽車。

Rahmani的論文題目是Sentire,這是一個用來描述對人類科技交互性研究的術語,具體來說就是設計與生物學的結合。Rahmani的概念車正是為了契合這一主題而設計的。他將這款不可思議的概念車描述為“通過使用所有的人類感官,將駕駛變為一種真正的運動。”

“Sentire需要與科技和機械產生更多的物理交互,”Rahmani表示,“在不遠的未來,比如2035年,人工智能很可能會相當發達,汽車因此也會變得相當的自動化,而這也會造成我們缺乏實際的物理運動。可問題是,我們的身體就是按照運動需要生長的,運動是我們生命的本質。”
Rahmani關于汽車的想法很少有人會去思考。大膽想象一下吧!如果汽車能夠與我們的身體相結合,然后完全由我們的思想和行動來控制會怎么樣?如果駕駛汽車變得像在跑步機上的慢跑一樣,成為了一種真正的運動又會怎么樣?是不是分分鐘就感覺高大上了?

“我的想法是在設計中融入人工智能、3D打印和自動材料等先進技術,打造出一輛可以通過感官和促動器來驅動的汽車,”Rahmani表示,“設計的另一個亮點是電活性的皮膚和結構,它們能夠同時接收來自駕駛員和人工智能的命令。”
這樣的設計毫無疑問是可行的,特別是其中涉及到的3D打印等先進技術,目前都已經實現或有了雛形。

Rahmani不僅做了概念上的設計,而且實際制作出了1:6的汽車模型。據中國3D打印網了解,Rahmani首先使用Grasshopper(3D建模軟件犀牛的插件,通過程序算法生成模型)生成了一個復雜的有著用于選擇性運動和強度的變量密度的復雜多邊形結構,然后使用一臺SLS 3D打印機,以尼龍粉末為材料,3D打印出了概念車的實體模型。

“實體模型的意義是展現概念車的自然形態,這種形態只有3D打印或自然本身才能復制,”Rahmani表示,“盡管這項設計短時間內還不能成為現實,不過它卻證明了算法建模和3D打印能夠創造出全新的設計。”
這輛3D打印的原型車長65cm,造型非常優美,而且比想象的更具交互性。

至于概念車本身,Rahmani的設計是在其內部裝上可以實時采集數據的運動傳感器,可以拓寬車身的制動系統,能夠幫助減速的氣動剎車,以及使用電線代替方向盤的操作系統。
無論是內部配置還是外部造型,這款概念車都可謂酷到了極點。其實只要敢想,我們也可以自行設計出自己的概念車并將其轉化為實體模型,因為現在3D建模和3D打印技術都正在變得越來越簡單。以這種趨勢發展下去,也許在不遠的未來,我們在家里就能直接“打印”出屬于自己的汽車。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