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建議 3D打印“人骨”當道具

昨天,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北京代表團開放日上,當著現場來自國內外數十家媒體的面,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主任劉忠軍發言時拿出一截3D打印人體脊椎骨,以此為例向在場的代表闡述自己的觀點,“我國很多自己的科研成果因行政審批難導致走向市場困難,待審批批準后,國外同類產品已經大規模上市。”
劉忠軍說:“我們這些年一直在注重研發3D打印、骨科金屬內置物,2009年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探索,很快就立項研究。在相關動物實驗取得數據和資料的基礎上,我們設計出了三種手術的內置物。2012年就申請了臨床實驗觀察,加快做這方面的研究,那時候我們國外同行還沒有起步。但是這幾年的情況是什么?到現在我們這個產品臨床觀察做完了,還在等待審批。可是人家的產品都已經有上市的了。”
昨日,北醫三院骨科主任及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長劉忠軍在北京團開放日上展示3D打印的脊椎替代件攝/法制晚報記者 付丁
▲兩會聲音
“就像開車一樣,‘穩’很重要。保持宏觀政策的定力,穩定預期,就可以穩定信心、穩定航程。如果市場和社會預期不穩,一有風吹草動就會產生恐慌心理,駕駛就會出事故。”——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行長楊子強說。
“沒有好的家風,人就容易‘任性’。”——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虹儲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朱國萍。
“當務之急是要建立一套科學的干部評價和激勵機制。讓‘會干事的上去,不干事的下去,干壞事的進去’。”——全國人大代表、安慶市委書記虞愛華。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