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助病人在手術中順利摘除腫瘤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泌尿外科腫瘤亞專科團隊采用3D可視化技術聯合3D打印模型,成功輔助完成高選擇性分支動脈阻斷腹腔鏡下保留腎單位術,為一名左側腎門腫瘤患者精確阻斷僅供腫瘤的分支動脈,精準切除腫瘤的同時避免了正常腎單位的熱缺血再灌注損傷。經文獻檢索,此為中南地區首次采用全新3D技術輔助該類型手術,不僅完美詮釋并實踐了“精準泌尿外科”的理念,同時將湘雅醫院泌尿外科腎臟腫瘤診治水平推向了一個全新高度。
六旬老婦左腎腫瘤位置兇險
腎癌是我國泌尿外科臨床上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和生活質量。1個多月前,今年60歲的李阿姨左側腰部開始疼痛,在當地醫院檢查后被診斷為左腎腫瘤。更為可怕的是,該腫瘤位于腎門附近,包繞在腎動脈、腎靜脈、集合系統等重要器官之間,與腎蒂周邊組織關系復雜,手術切除面臨著極大的危險。在輾轉了多家醫院后,李阿姨最終慕名來到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求診。
齊琳教授領導的腫瘤亞專科團隊仔細研究3D打印模型
據了解,根治性腎切術曾經是治療腎癌的首選方法,然而近年來隨著外科技術的發展,手術切除范圍已逐漸發生變化,部分腎癌手術可不用切除整個腎臟,只切除腫瘤的同時保留正常的部分腎臟,即保留腎單位手術。
湘雅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齊琳教授介紹,一些特殊位置的腎臟腫瘤實施保留腎單位手術難度很大,特別是針對腎門腫瘤,毗鄰出入腎臟的動脈、靜脈,以及輸尿管等,要求術者具備非常精準的外科技術,而這也成為了廣大泌尿外科醫生的一項艱巨挑戰。
在了解了李阿姨的病情后,泌尿外科腫瘤亞專科團隊齊琳教授和王龍主治醫師等反復討論研究,決定采用當前最先進的3D技術輔助手術規劃,實現完整切除腫瘤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正常腎組織熱缺血損傷。
3D可視化技術聯合3D打印讓外科醫生“眼見為實”
據悉,3D可視化技術聯合3D打印可以將患者的腎臟及腫瘤以“數字”和“實物”兩種形式呈現在醫生面前,術前即可精確評估腎門腫瘤與臨近組織器官的三維空間關系,制定詳細的手術規劃,極大地提高手術的精準性,最大限度地降低手術風險和并發癥。
3D可視化技術精確顯示腎門腫瘤與腎動脈、靜脈和集合系統的毗鄰關系
經過精心分析測算,齊琳教授團隊發現李阿姨的腎門腫瘤及周邊腎實質血供完全來自于腎動脈的一支分支動脈,于是提出了左腎分支動脈精確阻斷的手術方案,以期最大限度地保護患者的腎功能。
5月11日,齊琳教授按照術前3D可視化技術和3D打印模型確定的手術方案,僅耗時90分鐘,便成功完成了高選擇性分支動脈阻斷腹腔鏡下保留腎單位術,術中出血量僅為50毫升。
3D可視化模型與術中所見高度吻合,綠色虛線顯示腎動脈及三支分支動脈
“在全新3D技術的輔助下,外科醫生可以‘眼見為實’。在術前即可從多維度精確定位腫瘤、供瘤動脈及周圍組織關系,確定正確手術路徑和程序方案,并預演手術。”齊琳教授表示,針對腎門腫瘤這類高風險手術,術前可確定阻斷目標分支動脈的部位,以及尋找靶血管的徑路,使得腫瘤的切除和創面的縫合都是在局部腎實質缺血的情形下完成,最大限度地保護了患者的腎功能。
按照手術預演,成功實施高選擇性分支動脈阻斷腹腔鏡下保留腎單位術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