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侵權問題頻現 如何保護知識產權?
隨著3D打印技術的發展,相關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將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2000年,音樂行業還是一片繁榮的景象。唱片公司制作大量專輯,并將這些影像制品放在商店出售。后來,互聯網慢慢地成為大眾消費和傳播音樂的主要平臺,但大多數消費者仍然愿意購買專輯。當時,音樂行業意識到網絡的盜版行為,但認為其威脅不大就沒有重視。之后,就出現了提供音樂文件網絡下載的軟件Napster。
音樂行業試圖通過追究平臺和個人下載者(其中很多是大學生)的責任來阻止這種大規模的盜版行為。但是,公眾輿論反對這一做法,畢竟,偷盜的數字音樂文件是無形的,它不同于從實體店中偷盜CD和磁帶。如今,很多人通過合法的途徑獲得音樂文件,但可以肯定的是,音樂行業的收益至今仍未恢復。
3D打印技術作為一項顛覆性的技術,它使制造物質實體變得更加容易,成本更低。正如家庭式的復制已經讓出版物行業遭到重創,3D打印正在做同樣的事情。這就意味著幾乎所有的實體制造業都將面臨Napster式的威脅。也許目前這種狀況不會在所有人身上發生,但隨著3D打印技術的發展以及多種材料的應用,很多人將面臨挑戰。
再說到制藥行業。與音樂行業的大部分成本來自生產最初版本(例如邀請音樂家、預訂工作室、音樂剪輯等)的情況相似,開發新藥物的成本主要來源于前端的研發、臨床試驗和通過FDA批準的階段。事實上,生產藥物的原材料的成本通常很低,而3D打印使藥品的再造過程變得更加容易。
知識產權問題
如果人們同情那些被音樂產業追究責任的大學生,想象一下,公眾對那些為擺脫疾病折磨而使用盜版藥物的患者會是怎樣的態度。
數字化制造藥片并不是非常遙遠的事情。在2015年,FDA就已經批準Aprecia公司采用3D打印技術制造抗癲癇藥物Spritam levetiracetam。制造商聲稱,3D打印藥物效果更佳,因為3D打印的制造過程使藥物的分層結構更容易被人體吸收。該公司還聲稱,3D打印過程包含50項專利,受知識產權法的保護。
DIY文化的優點和缺點
盡管3D打印對知識產權有很大的威脅,但可以實現為消費者或者制造商提供定制服務。3D打印可以根據患者的需要調整劑量,就像藥劑師為每個患者定制藥丸一樣。3D打印的假肢也更適合患者。除此以外,由于打印機的價格逐漸下降,藥房里也將出現3D打印機。藥房只在需要的時候打印藥片,降低了成本,減少了藥物變質的發生。對制藥行業來說,這是一個很棒的消息,但也有黑暗的一面。到那時,幾乎所有人都可以制造任何藥物——不管是否受專利保護、是否有危險。
每個家庭都擁有3D打印機現在聽起來不太現實,但是高德納咨詢公司預測,從2016年到2019年,3D打印機的銷售年增長率將達到100%。到2019年,價格低于2500美元的3D打印機銷售的增長率將達到40.7%。高德納公司還預計,由于盜版和行業破壞,3D打印機每年將造成高達1000億美元的損失。
如何應對3D打印技術的威脅?
我們可以從其他行業如何面對新技術的挑戰得到一些啟示。在音樂產業,Napster最終由于侵權問題而被法庭責令終止服務。當傳播方式發生轉移,每個人都可以用電腦下載和復制音樂時,版權便難以得到保護。即使唱片公司起訴侵權者,很快就會有另一個侵權者出現。因此,版權的價值迅速降低
然而,我們也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知識產權或產品的價值都會下降。有一些事物將會變得更有價值——這就是高管們當下應該做的事。企業可以采取很多措施主動應對3D打印技術帶來的影響。通過對質量控制和供應鏈保護方面進行投資,制藥公司可以有效地保護其知識產權和市場份額。因為消費者希望確保他們得到的藥物是有保障的,而不是一個非法的仿冒品。
應對3D打印技術對市場的影響,制造商可以對其商業模式進行調整。例如,在設備或汽車制造行業,如果3D打印的零件價格大幅度降低,零部件制造商的銷售額將大幅度降低。此時,制造商可以向第三方訂購3D打印產品,生產那些由于利潤低而目前沒有大批量生產的產品。
另外,3D打印技術需要材料以特定的狀態加入到機器中。生產商可以通過設計特殊造型的產品、使用特定的材料,使3D打印技術無用武之地,從而繞開這一問題。
即使3D打印技術有很廣闊的應用前景,我們仍然生活在一個對版權進行保護、尊重知識產權的世界。專利所有者可以授權給3D打印公司,例如NIKE公司授權給3D打印的公司,只有經過授權的3D打印產品才能在實體店銷售。這樣,專利擁有者會得到收入,3D打印公司也可以開發新的市場。
3D打印技術帶來眾多益處的同時,知識產權不可避免地受到威脅。在未來的5~10年,大量的工業領域將受到影響,制造商只有從現在開始做出調整,才能占據主動地位。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