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M》:3D打印碳結構協調MnO2正極的質量負載和重量性能!
時間:2023-07-05 10:20 來源:材料科學與工程 作者:admin 閱讀:次
日益電氣化的社會對高性能儲能設備提出了強烈要求。目前占主導地位的有機電解液充電電池通常會遇到安全問題,這促使鋅離子電池(zincion
batteries,ZIBs)等本安型水系充電電池在過去十年中蓬勃發展。由于電極材料的低成本和廣泛可用性,使用MnO2 正極材料的 ZIB
特別令人感興趣。在這方面,通過調控其形貌、微觀結構、相等,不斷提高MnO2
電極材料的重量容量的領域已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眾所周知,實際應用更加關注電極材料的面積容量,需要在高質量負載下具有穩健的重量分析性能。然而,MnO2
幾乎是一種絕緣材料,增加質量負載通常會導致整個電極內的電荷轉移電阻迅速增加。在這方面,電化學性能迅速惡化,無法滿足實際應用的要求。
來自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學者證明了3D打印碳微晶格(3DP CM) 的合理調節使超厚 MnO2 電極具有良好的重量容量。由石墨烯和碳納米管 (CNT) 制成的 3DP CM 是通過直接墨水 3D 打印和隨后的高溫退火制造的。3D 打印可實現 3DP CM 的周期性結構,而熱退火有助于形成高導電性和有缺陷的表面。由于這些結構優點,均勻的電場分布和促進的MnO2 在 3DP CM 上的沉積是允許的。即使在 28.4 mg cm-2 的高質量負載和高離子轉移動力學下,在3DP CM 上負載 MnO2 的最佳電極也可以實現 282.8 mAh g-1 的創紀錄高比容量,從而協調負載質量和重量性能.因此,基于負載 MnO2 的 3DP CM 的水性 ZIB 具有優于大多數先前報道的出色性能。這項研究揭示了活性材料和集電器之間相互作用的重要作用,為設計高性能儲能設備提供了一種替代策略。相關文章以“Reconciling Mass Loading and Gravimetric Performance of MnO2 Cathodes by 3D-Printed Carbon Structures for Zinc-Ion Batteries”標題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215076
總之,本研究已經通過 3DP CM 成功地協調了 MnO2 正極的高質量負載和優異的電化學性能。合理設計的 3D 打印結構同時結合了周期性結構和有缺陷的碳表面的優點,從根本上促進了 MnO2的電化學沉積。在不影響重量性能的情況下實現了28.4 mg cm-2 的顯著負載質量,從而在0.1 mA cm-2 下實現了8.04 mAh cm-2的極高面容量,優于之前的大多數報道。出色的性能可歸因于均勻的電場分布和 3DP CM 與活性材料之間增強的相互作用,分別由周期性結構和有缺陷的表面實現。這項工作可能為理解 3D 打印框架作為集電器的作用提供另一種觀點,并拓寬增材制造技術在高性能儲能設備中的應用。(文:SSC)

來自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學者證明了3D打印碳微晶格(3DP CM) 的合理調節使超厚 MnO2 電極具有良好的重量容量。由石墨烯和碳納米管 (CNT) 制成的 3DP CM 是通過直接墨水 3D 打印和隨后的高溫退火制造的。3D 打印可實現 3DP CM 的周期性結構,而熱退火有助于形成高導電性和有缺陷的表面。由于這些結構優點,均勻的電場分布和促進的MnO2 在 3DP CM 上的沉積是允許的。即使在 28.4 mg cm-2 的高質量負載和高離子轉移動力學下,在3DP CM 上負載 MnO2 的最佳電極也可以實現 282.8 mAh g-1 的創紀錄高比容量,從而協調負載質量和重量性能.因此,基于負載 MnO2 的 3DP CM 的水性 ZIB 具有優于大多數先前報道的出色性能。這項研究揭示了活性材料和集電器之間相互作用的重要作用,為設計高性能儲能設備提供了一種替代策略。相關文章以“Reconciling Mass Loading and Gravimetric Performance of MnO2 Cathodes by 3D-Printed Carbon Structures for Zinc-Ion Batteries”標題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215076

圖 1.a) 準備好的 3DP CM、碳布和鈦網的照片。b) 0.1 mA cm−2時3DP
CM 的表面電流分布模擬。c) Mn2+ 在 3DP CM、碳布和 Ti 網格表面的吸附能量和電荷差密度模擬。d) MnO2 在 3DP
CM、碳布和 Ti 網狀集電器上電沉積的計時電位圖。e) MnO2 電鍍液中 3DP CM、碳布和 Ti 網格的奈奎斯特圖:0.1 m
MnC4H6O4·4H2O 和 0.1 m Na2SO4。f) 在不同電沉積周期:80 和 200 秒的 3DP
CM、碳布和鈦網集電器上電沉積MnO2 的掃描電子顯微鏡 (SEM) 圖像。

圖 2.a) 3DP MnO2的 XRD 圖。解卷積的 b) Mn 3s 和 c) O 1 s 3DP MnO2 的 XPS 光譜。d) 俯視圖和 e–g) 3DP MnO2 的橫截面 SEM 圖像

圖 3. ZIBs 中 3DP MnO2、碳布 MnO2 和 Ti 網狀 MnO2
電極的電化學性能:a) 0.1 mV s−1掃描速率下的 CV 曲線;b) 奈奎斯特圖;c) 基于放電質量容量和放電面積容量的倍率性能。d)
放電質量容量和 e) 具有不同 MnO2質量負載的 ZIBs 中 3DP MnO2電極的放電面積容量(插圖反映了線性關系)。f)
ZIBs中3DP MnO2正極與其他錳基正極的電化學性能比較。

圖 4.a) 具有不同MnO2 質量負載的 3DP MnO2電極的奈奎斯特圖(插圖比較
Rct 值)。b) 放電過程中 ZIB 中 MnO2質量負載為 9.2 mg cm-2 時3DP MnO2 電極的 GITT 曲線和相應的 D
值。ZIBs 中 MnO2質量負載為 9.2 mg cm−2時3DP MnO2 電極的電化學動力學:c) 不同掃描速率下的 CV 曲線;d)
四個峰值處的log i 與 log v 圖;e) 電容貢獻的相應百分比。f) 3DP MnO2 在 0.1 mA cm−2下的表面電流分布模擬

圖 5. 3DP MnO2的儲能機制和結構演變:a)各種放電/充電狀態下的非原位 XRD
圖;b) 放電/充電過程中的原位拉曼光譜;c) 原始狀態、完全放電狀態和完全充電狀態的非原位SEM圖像;d) 完全放電狀態下的 EDS
映射;原始狀態、完全放電狀態和完全充電狀態下的非原位高分辨率 e) Zn 2p 和 f) O 1s XPS 光譜。
總之,本研究已經通過 3DP CM 成功地協調了 MnO2 正極的高質量負載和優異的電化學性能。合理設計的 3D 打印結構同時結合了周期性結構和有缺陷的碳表面的優點,從根本上促進了 MnO2的電化學沉積。在不影響重量性能的情況下實現了28.4 mg cm-2 的顯著負載質量,從而在0.1 mA cm-2 下實現了8.04 mAh cm-2的極高面容量,優于之前的大多數報道。出色的性能可歸因于均勻的電場分布和 3DP CM 與活性材料之間增強的相互作用,分別由周期性結構和有缺陷的表面實現。這項工作可能為理解 3D 打印框架作為集電器的作用提供另一種觀點,并拓寬增材制造技術在高性能儲能設備中的應用。(文:SSC)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