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天馬增材制造技術成功應用于石油裝備領域
近日,航天天馬簽訂了石油裝備高溫合金零件批量生產合同,合同金額180余萬元(第1批),并交付了首組零件。
據悉,該批零件,是高端石油鉆井裝備的核心零件之一,長時間工作溫度120℃˜180℃,航天天馬通過工藝開發、測試金相、致密度、拉伸性能、硬度等指標,固化了工藝參數,采用激光選區熔化成型工藝進行加工,并通過“固溶+時效”進行內部組織性能調控,有效解決了零件在長時間高溫環境下耐疲勞不夠的問題。此次任務,標志著航天天馬增材制造技術成功應用于全新領域。
以上內容來源:貴州省企業決策研究會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油氣運營商越來越愿意考慮將金屬增材制造(AM,又名 3D 打印)作為應對此類挑戰的潛在答案,以實現更高效、更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以解決持續的庫存和地理障礙。
© 3D科學谷白皮書
在石油和天然氣 (O&G) 環境中的高壓、嚴苛服務條件的壓力下,關鍵過程控制組件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故障。從歷史上看,由于平均制造提前期與運營需求不兼容,油氣運營商不得不實施昂貴的庫存計劃,以避免延長停工期的風險。
當前石油天然氣開采制造領域對3D打印的采用還存在著很多的挑戰,大多數現有的金屬增材制造技術需要廣泛的3D打印參數開發知識,這有時可能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過程,并導致在高效快速地適應不斷變化的幾何形狀和特征方面面臨挑戰。這些系統還需要對部件進行大量的重新設計,以使其可打印,而不是允許按照最初設計的方式打印部件。此外,整個打印過程的數據對于評估最終部件的質量至關重要。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