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心遺藝:明代竹刻透雕筆筒遇上3D打印技術
時間:2023-09-28 16:05 來源:上海古猗園 作者:admin 閱讀:次
“嘉定竹刻”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之一,是嘉定區第一批非遺項目,屬于傳統美術,于2006年5月20日入選嘉定區級名錄,2006年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之一。
嘉定竹刻作為嘉定地區傳承的非遺技藝,極富江南文化特色,園藏竹刻筆筒更是彰顯了其匠心技藝。為保存原件,并使其蘊含的技藝得以展現在公眾面前,采用園校合作形式,運用高新科技加強文物保護利用。運用3D打印技術及現代數碼精雕(CNC),將原件1:1復刻,使得這件竹刻透雕筆筒穿越古今,融合了現代加工技術和傳統手工藝的精髓!
作為歷史的見證、文明的載體,3D技術及數碼雕刻的復刻品較好的重現了原作的藝術精髓,使得現有的文物資源在新時代煥發生機,起到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它的制作過程吧!
三維掃描技術
首先,制作前期,由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的快速手板設計制作中心工作室團隊利用三維掃描技術,對筆筒進行全面的數字激光掃描,為文物建立全新的“數字生命”檔案。
通過采集照片結合精細的三維數據修復,打造1:1數字模型,誤差控制在0.1mm內。這可是一項技術活,需要精確地比對參照及反復優化調整,才能確保筆筒的復原工作精確進行,最終完成3D建模工作。
3D打印樹脂筆筒
采用3D打印光固化成型技術,打印樹脂材料筆筒,再通過手工精修及上漆完成最終產品展現。
第一步,確定打印及雕刻方式。
數控雕刻木質筆筒
選取非洲黑檀及黃楊木進行雕刻,然后再進行手工精修和上漆。這個階段需要師傅們擁有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技藝,才能讓筆筒看起來更加精致、更有質感。
制作難點
當然啦,看似簡單的制作過程中,制作團隊也遇到了不少難點。
首先,模型采集及建模的過程是重要的項目基礎。由于筆筒是文物,無法近距離地比對參照及掃描,故采用無痕數據點及全面數據采集的方式進行模型制作和后期對比。
其次,由于材質的限制,無論是樹脂材料還是木質,想要完成對這件文物的完美復刻都不是簡單的事情。園藏品為竹刻透雕,中間部分為竹節中空,竹子本體進行透雕,對工藝要求極高。
復制的加工過程中,稍有不注意,就容易出現崩裂的情況。這對機器的穩定度和加工師傅的專業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當然,最大的難點是雕刻的細節。數碼機器的雕刻始終與手工雕刻存在一定的差距,無法完全體現原本竹刻雕刻的手法及藝術神韻意境。只能通過盡可能精確的細節還原來達到接近原作的精髓和神韻的效果。
合作介紹
3D打印工作室: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快速手板設計制作中心工作室,擁有DPL技術設備、FDM技術設備、文物數字化掃描儀。近年來,與琉璃、陶瓷、漆藝、草編、皮具、景泰藍、陶藝等傳統技藝展開了大量的合作探索實踐,3D打印與各類傳統技藝集成應用已成為產品融合設計制作的重要手段。
CNC數控實訓室: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CNC數控實訓室現有數控雕刻機、激光雕刻機,可以雕刻計算機設計的各種平面或立體浮雕,包括文創產品、玉石、首飾、工藝品、擺件、掛件、精密器件。

明代 透雕筆筒 高16厘米 直徑10厘米
現藏于上海古猗園
嘉定竹刻作為嘉定地區傳承的非遺技藝,極富江南文化特色,園藏竹刻筆筒更是彰顯了其匠心技藝。為保存原件,并使其蘊含的技藝得以展現在公眾面前,采用園校合作形式,運用高新科技加強文物保護利用。運用3D打印技術及現代數碼精雕(CNC),將原件1:1復刻,使得這件竹刻透雕筆筒穿越古今,融合了現代加工技術和傳統手工藝的精髓!
作為歷史的見證、文明的載體,3D技術及數碼雕刻的復刻品較好的重現了原作的藝術精髓,使得現有的文物資源在新時代煥發生機,起到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它的制作過程吧!

嘉定竹刻非遺技藝
三維掃描技術
首先,制作前期,由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的快速手板設計制作中心工作室團隊利用三維掃描技術,對筆筒進行全面的數字激光掃描,為文物建立全新的“數字生命”檔案。
通過采集照片結合精細的三維數據修復,打造1:1數字模型,誤差控制在0.1mm內。這可是一項技術活,需要精確地比對參照及反復優化調整,才能確保筆筒的復原工作精確進行,最終完成3D建模工作。

掃描過程及成型
有了3D模型后,可以采用各類豐富的展現形式對原文物進行打印或雕刻。本次實踐最終完成兩件復刻成品:3D打印樹脂筆筒+數控雕刻木質筆筒。3D打印樹脂筆筒
采用3D打印光固化成型技術,打印樹脂材料筆筒,再通過手工精修及上漆完成最終產品展現。
第一步,確定打印及雕刻方式。

3D打印DLP技術打印制作
第二步,打印及雕刻,并對其進行打磨、噴繪、作色多個工序的處理。
打磨并噴繪作色

3D打印整體造型對比
數控雕刻木質筆筒
選取非洲黑檀及黃楊木進行雕刻,然后再進行手工精修和上漆。這個階段需要師傅們擁有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技藝,才能讓筆筒看起來更加精致、更有質感。


數控雕刻完成后

手工精修

上漆后
制作難點
當然啦,看似簡單的制作過程中,制作團隊也遇到了不少難點。
首先,模型采集及建模的過程是重要的項目基礎。由于筆筒是文物,無法近距離地比對參照及掃描,故采用無痕數據點及全面數據采集的方式進行模型制作和后期對比。
其次,由于材質的限制,無論是樹脂材料還是木質,想要完成對這件文物的完美復刻都不是簡單的事情。園藏品為竹刻透雕,中間部分為竹節中空,竹子本體進行透雕,對工藝要求極高。
復制的加工過程中,稍有不注意,就容易出現崩裂的情況。這對機器的穩定度和加工師傅的專業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當然,最大的難點是雕刻的細節。數碼機器的雕刻始終與手工雕刻存在一定的差距,無法完全體現原本竹刻雕刻的手法及藝術神韻意境。只能通過盡可能精確的細節還原來達到接近原作的精髓和神韻的效果。

3D打印成品(左:樹脂;右:非洲黑檀 黃楊木)
總之,這兩件明代竹刻透雕筆筒藝品的制作過程既是一個技術活也是一個藝術創作過程。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非遺的數字化保護和傳播已經成為趨勢, 數碼雕刻已經成為工藝雕刻行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機械自動化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通過現代科技與傳統手工藝的結合,園校合作的形式能夠讓這些古老的藝術品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合作介紹
3D打印工作室: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快速手板設計制作中心工作室,擁有DPL技術設備、FDM技術設備、文物數字化掃描儀。近年來,與琉璃、陶瓷、漆藝、草編、皮具、景泰藍、陶藝等傳統技藝展開了大量的合作探索實踐,3D打印與各類傳統技藝集成應用已成為產品融合設計制作的重要手段。
CNC數控實訓室: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CNC數控實訓室現有數控雕刻機、激光雕刻機,可以雕刻計算機設計的各種平面或立體浮雕,包括文創產品、玉石、首飾、工藝品、擺件、掛件、精密器件。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