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日報全媒體訊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結對幫扶專家、湖南醫藥學院總醫院骨科兼關節手外科掛職主任汪龍,帶領湖南醫藥學院總醫院關節手外科執行主任袁梟團隊,開展了應用3D打印個性化截骨導板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關節外畸形的重度骨關節炎。此例手術在懷化市首次應用。2024年11月12日,醫生查房檢查患者的膝關節,疼痛情況明顯改善,已扶助行器下地行走。
(醫務人員在為患者實施手術)
77歲的張奶奶來自婁底,因左膝關節疼痛1年余,伴活動受限,癥狀反復。在家人的陪同下,于2024年11月7日慕名來到湖南醫藥學院總醫院就診,入院診斷為右膝創傷性骨關節炎,右股骨髁上陳舊性骨折畸形愈合。
入院后,汪龍帶領袁梟團隊對患者進行仔細評估,查體發現患者右膝疼痛癥狀明顯,關節活動明顯受限,擬行右側全膝關節置換術(TKA)。結合患者既往病史,完善檢查發現其右膝關節關節外畸形,關節內及關節周圍大量骨贅形成,關節間隙明顯變窄及明顯膝內翻畸形。
膝關節外畸形改變了下肢的肢體力線與解剖結構,傳統的常規TKA手術時股骨截骨需要通過髓內定位,在關節外畸形時容易出現截骨角度偏差、假體位置安放不當等問題,手術精準度難以把控,進而影響手術效果,增加患者術后并發癥風險以及假體使用壽命縮短的可能性。
考慮患者膝關節外畸形程度較為嚴重,為了獲得更精確截骨、減少膝關節力線偏移、縮短手術時間,汪龍提出,可通過計算機三維可視化重建骨骼模型,AI人工智能骨塊分割、骨塊空間位置校準等智能操作,模擬匹配全膝關節置換術中截骨操作,3D打印個性化膝關節截骨模板,術中應用可達到股骨遠端、脛骨近端的高精度截骨,良好地完成TKA術中伸直間隙的操作,同時減少膝關節力線偏移,進而縮短手術時間。
(3D打印截骨導板模型)
汪龍帶領袁梟團隊完善術前相關檢查,在個體化3D打印截骨模板制作完成后,為患者順利實施右側全膝關節置換術。術中,手術團隊沿著個性化截骨導板所確定的截骨線進行操作,通過精確截骨良好地完成了術中伸直間隙的操作,并順利完成手術。整個過程猶如按圖索驥,減少了手術中的盲目性與不確定性。手術時間顯著縮短,出血量少,術中脛骨、股骨截骨精準,膝關節力線得到了極大糾正。術后,影像學結果顯示,假體大小、位置、角度、力線及肢體長度理想,與術前規劃高度一致。
湘雅醫院結對幫扶專家、關節手外科掛職護士長佘盼帶領護理團隊對患者進行了周到細致的圍手術期護理。期間,護理團隊不僅對患者進行常規手術的健康指導,還針對患者的特殊情況制定了個性化護理措施,在確保安全的前提積極進行康復訓練。
經過醫護通力協作,患者未發生手術并發癥,并已在醫護技人員陪同下下床活動。
汪龍介紹,伴有關節外畸形的重度骨關節炎改變了下肢的肢體力線與解剖結構,傳統TKA手術技術在截骨時,往往精準度難以把控,而通過3D打印個性化截骨導板的應用,讓截骨更精準,并讓這類患者的全膝關節置換術療效更加確切,為這類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與轉機。湖醫總院關節手外科將在湘雅專家的結對幫扶下不斷進取、開拓創新,以精湛的技術、精準的護理、精細的康復為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
(鄧姍 陳圣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