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天宇:20歲的冠軍3D打印出彩人生
時間:2023-09-22 09:01 來源:央視網 作者:admin 閱讀:次
如今,3D打印技術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其中。在山東,有個20歲的小伙子,叫龐天宇,他身患三級肢體殘疾,卻刻苦鉆研3D打印技術,追求極致挑戰,制作出一件件極具創意的作品。
在位于濰坊濰城區的山東工業技師學院,龐天宇正在對他和團隊利用3D打印技術制成的快艇模型進行第五次下水測試,快艇的每一次加速、傾斜,他都仔細記錄。
山東工業技師學院模具設計專業學生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3D打印項目冠軍龐天宇:比前四次的結果都好,它在續航上性能上都有很大的提升。
幼年時,龐天宇因意外導致左腿骨神經傳導受阻。高中畢業后,在山東工業技師學院老師的建議下,他開始接觸3D打印技術。
在學校看到憑借3D打印技術制作出的一件件作品,龐天宇一下子產生了興趣,他從三維、軟件建模開始學起,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基本都“泡”在實訓室里。像這樣的一臺熔融堆積3D打印機,平均使用壽命在4-5年,而龐天宇在實訓時曾3個月就用壞了六臺。
龐天宇:我要不停地調試參數。比如這一個洞,這一個孔,我要一次調0.1甚至0.05厘米來試這個參數。而打印這樣一個模型要6個小時,導致這個機器一直處于負載狀態,就這樣給損壞了。
毫厘之差,肉眼其實根本無法判斷,但在較真的龐天宇眼中,一點誤差都是不能接受的,憑借著不斷的努力和對精度極致的追求,龐天宇制作出的作品總能讓人眼前一亮。
龐天宇:這個叫機械臂,可以通過手臂的彎曲來實現物品的抓取;這兩個是我們現在教學中使用的教具,傳統教具通常需要定制,而且成本要四五百塊錢,但我3D打印的成本(只)要30(元)左右,現在已經廣泛的投入到我們學校的教學應用中去。這是我人生中打印的第一個3D打印作品,就是夢想開始的地方。
學習技能三年,龐天宇制作了超過兩千件3D打印作品,他還參加了很多比賽。在今年第七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中,作為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龐天宇一舉贏得了3D打印項目冠軍。
龐天宇:差不多80%還原了當時比賽的那個小車,是一個古代的投石機。難點就是它這個尺寸必須要完全正確,有時候你差了0.1(厘米),雖然肉眼看不出來,但是可能就裝配失敗。
由于技能水平名列前茅,龐天宇如今成了學校機械設計社團的社長。每隔兩三天,他就會組織社團活動,和大家一起探究機械設計的奧秘。
龐天宇:技術這東西沒有一個終點,只能說是越練越熟。我希望一步步成為一個真正的工匠,利用技能改變自己的人生,創造價值。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
在龐天宇的故事里,有幾個數字令我們印象深刻。一個是“6”,龐天宇3個月時間,用壞了6臺打印機。一個是“0.1”,龐天宇每次為了0.1厘米的精度,都精益求精。龐天宇知道,作品的成敗、質量都藏在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里。他也知道,所謂匠心就是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訓練、打磨、鉆研,進而成就質的變化與飛躍。看起來,龐天宇做的是一道道數學題,其實他也在寫就一篇大文章,這篇文章的題目叫做——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

在位于濰坊濰城區的山東工業技師學院,龐天宇正在對他和團隊利用3D打印技術制成的快艇模型進行第五次下水測試,快艇的每一次加速、傾斜,他都仔細記錄。

山東工業技師學院模具設計專業學生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3D打印項目冠軍龐天宇:比前四次的結果都好,它在續航上性能上都有很大的提升。
幼年時,龐天宇因意外導致左腿骨神經傳導受阻。高中畢業后,在山東工業技師學院老師的建議下,他開始接觸3D打印技術。

在學校看到憑借3D打印技術制作出的一件件作品,龐天宇一下子產生了興趣,他從三維、軟件建模開始學起,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基本都“泡”在實訓室里。像這樣的一臺熔融堆積3D打印機,平均使用壽命在4-5年,而龐天宇在實訓時曾3個月就用壞了六臺。
龐天宇:我要不停地調試參數。比如這一個洞,這一個孔,我要一次調0.1甚至0.05厘米來試這個參數。而打印這樣一個模型要6個小時,導致這個機器一直處于負載狀態,就這樣給損壞了。

毫厘之差,肉眼其實根本無法判斷,但在較真的龐天宇眼中,一點誤差都是不能接受的,憑借著不斷的努力和對精度極致的追求,龐天宇制作出的作品總能讓人眼前一亮。
龐天宇:這個叫機械臂,可以通過手臂的彎曲來實現物品的抓取;這兩個是我們現在教學中使用的教具,傳統教具通常需要定制,而且成本要四五百塊錢,但我3D打印的成本(只)要30(元)左右,現在已經廣泛的投入到我們學校的教學應用中去。這是我人生中打印的第一個3D打印作品,就是夢想開始的地方。

學習技能三年,龐天宇制作了超過兩千件3D打印作品,他還參加了很多比賽。在今年第七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中,作為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龐天宇一舉贏得了3D打印項目冠軍。
龐天宇:差不多80%還原了當時比賽的那個小車,是一個古代的投石機。難點就是它這個尺寸必須要完全正確,有時候你差了0.1(厘米),雖然肉眼看不出來,但是可能就裝配失敗。
由于技能水平名列前茅,龐天宇如今成了學校機械設計社團的社長。每隔兩三天,他就會組織社團活動,和大家一起探究機械設計的奧秘。

龐天宇:技術這東西沒有一個終點,只能說是越練越熟。我希望一步步成為一個真正的工匠,利用技能改變自己的人生,創造價值。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
在龐天宇的故事里,有幾個數字令我們印象深刻。一個是“6”,龐天宇3個月時間,用壞了6臺打印機。一個是“0.1”,龐天宇每次為了0.1厘米的精度,都精益求精。龐天宇知道,作品的成敗、質量都藏在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里。他也知道,所謂匠心就是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訓練、打磨、鉆研,進而成就質的變化與飛躍。看起來,龐天宇做的是一道道數學題,其實他也在寫就一篇大文章,這篇文章的題目叫做——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