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讓個性制造成為可能 "微制造"時代來臨
在昨天舉行的 2013中國(青島)國際軟件融合創新博覽會上,設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二樓的3D打印展區成為最受關注的區域。“該展區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3D打印技術專業展示平臺。匯聚了比利時瑪特瑞爾萊斯、英國雷尼紹等國際頂級3D打印廠商,以及英國增材制造聯盟、美國艾德曼科技、中科院、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西安交大等33家3D打印知名企業和研究機構。展示的內容,包括3D打印的最新材料、 技術、裝備、軟件等各個方面。”市經信委一位負責人在現場向記者介紹。
本土企業引領風向
來自青島本土的3D打印企業很吸引眼球。“這次我們展出的3D打印機,可以在鮮花、蠟燭、T恤、指甲等各種物品上,根據自己的喜好設計打印照片、圖像、漸變色和文字,速度快到只需幾分鐘就行,可以充分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青島尤尼科技公司副總經理陳靜說。
而據記者了解,這家企業已成功研發出國內首臺采用人體可吸收骨骼材料的3D生物打印機。與一般3D打印機利用一層層的塑料打印不同,3D生物打印機是利用一層層的生物構造塊,去打印真正的活體組織。這種打印機有兩個打印頭,一個放置多達8萬個人體細胞,被稱為“生物墨”;另一個可打印“生物紙”,是一種主要成分為水的凝膠,可用作細胞生成的支架。由于3D生物打印機使用來自患者自己身體的細胞,所以不會產生排異反應。
軟博會上,來自國內外的3D打印企業絕大多數展示的是桌面3D打印機,打印的產品一般不超過20厘米,材料大多為塑料、粉末狀金屬等可粘合材料。而到明年4月份,青島尤尼科技公司將成功實現產品的升級換代,全面推出工業級3D打印機。無獨有偶,青島奧德萊三維打印有限公司也計劃于明年上半年推出同類產品。屆時,我市許多工業企業對于一些精密零部件的急切需求,將逐步被這種劃時代的產品激活。
研發費每年七八百萬
“我們現在每年投入的研發費用大約在七、八百萬元左右。”陳靜告訴記者。作為一家成長型的高科技企業,這樣的研發投入不是一個小數目。“由于目前國內進入這一行業的機構和企業不多,產業鏈不完善,所以我們在軟件開發、材料應用、產品設計等方面,大多是由企業親力親為,耗費的資金很大。”
記者從軟博會上了解到,對于這一新興產業,我市除了提供軟博會這樣的企業、產品展示推介平臺以外,正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進行扶持,例如在教學用具、工業零部件等領域,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動3D打印企業與相關單位進行日益深入的合作。“3D打印機可以在幾小時內完成一個塑料模具的設計與制作,使新產品從開發到上市的時間成倍縮短,成本大幅下降,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對于工業企業來說,這樣的‘誘惑’很難抵擋。”青島奧德萊三維打印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袁大偉說。
3D打印機利潤30%
“前不久,北京一家企業給我們下了13臺3D打印機的生產訂單,每臺打印機售價26000元以上,可獲得約30%的利潤。”對于3D打印機的市場前景,袁大偉從來沒有懷疑過。由這位年輕的清華大學建筑系碩士領銜,青島奧德萊三維打印有限公司組成了一支以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美國諾丁漢大學、青島理工大學等院校畢業生為班底的博士、碩士研發團隊。“以我對這一行業的了解,建筑、教育、工業、醫學乃至藝術等各個領域,對于3D打印都有著強大的需求。”
在他看來,一個以個性化制造為特點的 “微制造”時代即將到來,3D打印企業必須搶先抓住這一市場機遇。
“目前的趨勢是,伴隨著大批量生產的工業制成品,會有越來越多的個性化定制產品大行其道?梢韵胂,在未來十年甚至更短時間內,大量的家庭會像今天擁有一臺普通打印機一樣,購置一臺可以隨時打印三維實物的3D打印機,足不出戶就能打印出飾品、杯具、玩具、家具等各類用品,這樣的‘微制造’,實際上預示了3D打印企業極其廣闊的發展舞臺。
安全監護有了高科技
戴“鐲子”可查心率
本報訊 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獨自在家或出門的安全監護問題,已是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昨日,在2013中國(青島)國際軟件融合創新博覽會上亮相的一款類似手表的產品——“安全鐲”,將承擔起“安全監護員”的職責,打造一個系統性的安全監護服務平臺。
據悉,“安全鐲”由位于李滄區的一家公司自主研發。它是基于安全健康智能監護云平臺的一種佩戴式智能終端,采用最新的云計算技術和物聯網、互聯網、移動通信、呼叫中心等技術,與專業居家服務理念相融合,可提供“安全監護、健康管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養生保健、陪護旅游”六位一體的智能化、個性化生活服務。據悉,近期,首批困難家庭的殘疾人將率先享受到 “安全鐲”智能監護人身安全的便捷服務。
佩戴“安全鐲”后,用戶可以通過云平臺隨時查詢佩戴者的位置和心率,適時掌握佩戴者的生命體征。同時,“安全鐲”也提供自動報警及一鍵SOS功能。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