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陶瓷3D打印技術(3)
分層實體制造技術(LOM)
一種薄片材料疊加工藝,又稱為薄形材料選擇性切割。直接通過激光切割薄膜材料(含粘結劑),移動升降工作臺,切割新的一層薄膜材料疊加在之前的一層材料上,在熱粘壓部件的作用下粘結成形,是一種直接由層到立體零件的過程。
成形速度快,適合用于制造層狀復雜結構零件;不需要設置支撐結構,后期處理過程比較簡單。陶瓷薄片材料可以利用流延法制備得到,國內外對流延法制備陶瓷薄片材料的技術也已經比較成熟,原料的獲取方便快捷。但是,由于采用的薄膜材料需要進行切割疊加,不可避免地產生大量材料浪費的現象,利用率有待提高。同時打印過程采用的激光切割增加了打印成本。不適合打印復雜、中空的零件,層與層之間存在較為明顯的臺階效應,最終成品的邊界需要進行拋光打磨處理。
激光選區燒結技術(SLS)
主要通過壓輥、激光器、工作臺3個結構組件相互搭配來實現陶瓷3D打印。通過壓輥將粉末鋪在工作臺上,電腦控制激光束掃描規定范圍的粉末,粉末中的粘結劑經激光掃描熔化,形成層狀結構。掃描結束后,工作臺下降,壓輥鋪上一層新的粉末,經激光再次掃描,與之前一層已固化的片狀陶瓷粘結,反復操作同一步驟,最終打印出成品。
由于直接對陶瓷進行燒結比較困難,需在陶瓷粉中加入粘結劑或者將原料制成覆膜陶瓷的結構。粘結劑的種類、用量以及加入粘結劑后的陶瓷密度低、力學性能差等方面的問題一直制約著該技術的發展,難以得到高精度、高強度、高致密度的陶瓷零件。同時,由于使用激光,該技術打印陶瓷零件成本高、后期維護較為繁瑣。
立體光刻技術(SLA)
又稱光固化成形技術。根據光源種類及作用方式的不同,分為激光掃描固化(SLA)和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數字光處理)面固化工藝。
左為正置式,右為倒置式
SLA技術是通過激光的掃描曝光實現單層的固化。通過紫外激光束,按照設計好的原件層截面,聚焦到工作槽中的陶瓷光敏樹脂混合液體,逐點固化,由點及線,由線到面。通過xy方向固化成面后,通過升降臺在z軸方向的移動,層層疊加完成三維打印陶瓷零件。DLP技術是通過面光源的投影曝光實現單層的固化。以能在紫外光下固化的液態樹脂為粘結劑,與陶瓷粉體等原料混合配制出陶瓷漿料,計算機根據每個截面的輪廓線控制紫外光照射相應區域,漿料很快固化形成一層輪廓,逐層疊加,新固化的一層粘結在前一層上,如此重復直至成形完畢。
光固化成形技術發展至今已經較為成熟,適用于制作結構復雜、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已有公司研發出光固化3D打印設備。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