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鍛、焊、軋、機加工及3D打印—金屬材料最全成形工藝介紹(10)
粉末冶金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屬或用金屬粉末(或金屬粉末與非金屬粉末的混合物)作為原料,經過成形和燒結,制造金屬材料、復合材料以及各種類型制品的工藝技術。
工藝基本流程:
優點:
1、絕大多數難熔金屬及其化合物、假合金、多孔材料只能用粉末冶金方法來制造。
2、節約金屬,降低產品成本。
3、不會給材料任何污染,有可能制取高純度的材料。
4、粉末冶金法能保證材料成分配比的正確性和均勻性。
5、粉末冶金適宜于生產同一形狀而數量多的產品,能大大降低生產成本。
缺點:
1、在沒有批量的情況下要考慮 零件的大小。
2、模具費用相對來說要高出鑄造模具。
生產適用范圍:
粉末冶金技術可以直接制成多孔、半致密或全致密材料和制品,如含油軸承、齒輪、凸輪、導桿、刀具等。
金屬注射成型
MIM (Metal injection Molding ):是金屬注射成形的簡稱。是將金屬粉末與其粘結劑的增塑混合料注射于模型中的成形方法。它是先將所選粉末與粘結劑進行混合,然后將混合料進行制粒再注射成形所需要的形狀。
MIM工藝流程:
MIM流程分為四個獨特加工步驟(混合、成型、脫脂和燒結)來實現零部件的生產,針對產品特性決定是否需要進行表面處理。
技術特點:
1、一次成型負責零件;
2、制件表面質量好、廢品率低、生產效率高、易于實現自動化;
3、對模具材料要求低。
技術核心:
粘接劑是MIM技術的核心只有加入一定量的粘接劑,粉末才具有增強流動性以適合注射成型和維持坯塊的基本形狀。
金屬半固態成型
半固態成型:利用非枝晶半固態金屬(Semi-SolidMetals,簡稱SSM)獨有的流變性和攪熔性來控制鑄件的質量。
半固態成型可分為流變成型和觸變成型。
(1)流變成型(Rheoforming)
Rheo casting process
(2)觸變成型(Thixoforming)
技術特點:
1、減少液態成型缺陷,顯著提高質量和可靠性;
2、成型溫度比全液態成型溫度低,大大減少對模具的熱沖擊;
3、能制造常規液態成型方法不可能制造的合金;
應用:
目前已成功用于主缸、轉向系統零件、搖臂、發動機活塞、輪轂、傳動系統零件、燃油系統零件和空調零件等制造等航空、電子以及消費品等方面。
3D打印
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
3D打印技術比較: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