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股份:材料研發再獲突破,穩步推進3D打印產業化
事件:公司控股子公司南方增材近日完成了技術合同貫穿件模擬件的材料研發、檢驗工作,經第三方權威機構的檢測,全部性能符合最新技術規格書的要求。
3D打印材料實現突破,為項目產業化提供有力保障。重型金屬構件電熔精密成型技術(重型金屬3D打印技術)是一種國際首創、革命性的、短流程、低成本、數字化、“近終成型”的重型金屬構件成型加工新技術。重型構件的理化性能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特種金屬材料中的微量元素的調整效果,該項目所需的特種金屬材料中的微量元素成分的合理配比是該項技術成功實現產業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次公司材料檢測性能符合最新技術規格書的要求,表明公司具備供應3D打印原材料的能力,將為3D打印項目的產業化提供奠定堅實基礎。
王華明院士持有南方增材31%股權,有望延續其成功經驗至本次3D打印產業化項目。公司擁有南方增材科技有限公司51%股權,王華明持有31%股權。重型金屬3D打印技術產業化項目的核心技術人員是王華明團隊。王華明自1998年以來一直致力于鈦合金、高溫合金、耐熱高強度鋼、超高強度鋼、金屬間化合物合金等先進航空金屬結構材料及其梯度材料激光熔化沉積成形工藝、成套工藝裝備及工程化應用關鍵技術的研究,項目成果豐碩,于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們看好王華明團隊的研發實力,其豐富而成功的科研經驗有望延續直至本次3D打印產業化項目。
核電3D打印產業化在即,下游應用不局限于核電領域。自從2012 年公司決定進行3D打印技術產業化項目開始,先后收獲了喜人的研發成果,核電3D 打印設備現已具備生產狀態。目前,全國持有核電生產許可證制造商不超過50家,但無一使用3D打印技術。一旦3D打印實現產業化,則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穩壓器等大量核反應堆中的核心部件,都能通過3D打印進行生產。此外,借助重型金屬3D打印技術的優勢,公司有望發展3D打印派生業務,如3D打印涂層修復、快速制造等,不斷布局3D打印大產業,構造出工業級3D打印生態圈。
盈利預測及評級:預計公司16-18年EPS分別為0.21/0.24/0.27元,對應當前股價PE為87x/ 75x/ 65x,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3D產業化失敗的風險、核電發展低于預期。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