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論壇將召開 3D打印產業鏈迎機遇
亞洲3D打印論壇將召開。分析人士認為,全球3D打印市場或將迎來爆發式增長,中國是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
亞洲3D打印論壇將在本月召開。數據顯示,過去27年,全球3D打印產業復合增速超過27%,而我國3D打印市場過去四年連續翻倍增長,3D打印市場規模不斷超預期。有分析人士認為,隨著技術體系逐步完善、應用領域加速拓展以及產業鏈不斷形成,全球3D打印市場或將迎來爆發式增長,中國是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
事件驅動:亞洲3D打印論壇召開在即
第四屆亞洲3D打印產業發展與應用技術論壇將于5月20日至21日在深圳舉辦,論壇以3D打印“產業發展”和“應用市場”為主題,將在工業應用、生物醫療、綜合專場三個板塊分別舉辦分論壇。論壇將重點關注3D打印行業的最新發展趨勢、核心技術等多個熱門議題。
3D打印技術在許多應用領域得到突破。如俄羅斯制成世界上第一枚外殼由3D打印出來的衛星CubeSat納米衛星。此外,日前,一位名叫AlexStanciu的軍事車輛工程師設計出了一種使用3D打印技術的醫用靜脈顯像儀。根據設計者的估算,這款3D打印靜脈顯像儀制造成本僅為25美元,比當前市場上的同類產品便宜5倍左右。3D應用的持續突破,將為相關公司帶來重大機遇。
行業動態:2016年市場規模達百億元
3D打印(又稱“增材制造”),是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局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3D打印技術先使用計算機軟件設計三維模型,運用分層加工、迭加成形的原理,通過將粉末、液體片狀等離散材料逐局堆積,堆成一個三維實體。3D打印具有成本、作業流程以及產品制作三大優勢。
制造方式發展經歷了等材制造、減材制造、增材制造三個階段。增材制造與傳統減材制造相比,無需原胚和模具就能直接根據計算機圖形數據,通過增加材料的方法生成任何形狀的物體,簡化產品的制造程序,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作為智能制造的重要組成部分,3D打印在高端制造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除了傳統的汽車制造領域外,在航空航天、人體器官仿生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現,我國首臺空間3D打印機已于今年研制成功,并在法國波爾多完成了拋物線失重飛行試驗,而3D打印軟骨、3D打印輔助醫療手術等技術也已有突破。
在新一輪工業化浪潮中,美國、英國、中國都將3D打印技術視為制造業創新的一項關鍵技術。全球3D打印市場規模有望快速增長。市場研究機構沃勒斯發布的3D打印產業報告顯示,去年全球3D打印市場復合增長率為25.9%,規模增長了近10億美元,目前已達到了近52億美元。國內3D打印市場過去四年連續翻倍增長,2015年中國市場規模在78億人民幣左右。當前,我國從事3D打印業務的企業約有100家,產業基地以北京、青島、西安、武漢、南京、成都與珠海為主。
目前,全國增材制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北京成立。成立全國增材制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對于推進增材制造標準化工作,促進增材制造技術和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工信部此前印發的《國家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5-2016年)》,已將3D打印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計劃》提出到2016年,初步建立較為完善的增材制造產業體系,整體技術水平保持與國際同步。
3D打印技術也在不斷突破。傳統3D打印技術打印速度有限,成為制約3D打印發展的重要因素。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的一項名為CLIP(連續液態界面成形)的突破性技術,打印速度比傳統的3D打印機快25-100倍。CLIP的技術優勢在于它是連續液態界面成形,所需時間僅是現存設備的一小部分,而且可以采用更廣泛的原料進行打印,3D打印技術有望借此突破瓶頸。
有機構認為,3D打印技術是智能制造領域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高端制造、醫療等領域的應用發展迅速。據機構預測,到2016年國內3D打印市場規模可到達100億元,約為2012年的十倍,并成為全球最大的3D打印市場。3D打印企業有望在未來數年迎來高速發展期,產業鏈爆發值得期待。隨著3D打印行業資源進一步整合以及整個產業鏈的工業化進程提速,我國工業級3D打印產業在扶持政策的助推下,有望帶動國內設備企業快速發展。
投資機會:三線掘金3D打印
“3D打印主要應用于原型制造、模具驗證和直接制造,直接制造為增材制造產業發展的主要戰略方向,我們看好3D打印在航空航天、重大裝備大型鍛件和國防軍工領域的應用;同時,3D打印再制造將是未來的藍海市場,總體來說,金屬3D打印面臨萬億規模的大市場。”申萬宏源(000166)分析師認為,航天航空領域是金屬3D打印增長最快的領域。3D打印在飛機機翼機身、發動機零件、航空站零件補給、無人機系統中都有廣發應用,根據我們測算,未來20年3D打印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市場可達1.25萬億;Wohlers預測,按現在航空航天占3D打印應用占比16%比例不變,2020年3D打印在航空航天業應用規模將達到34億美元。
在投資建議上,申萬宏源分析師表示,A股市場中有眾多上市公司涉及3D打印業務,上游材料公司:
銀邦股份(300337)、亞太科技(002540)、銀禧科技(300221)、寶鈦股份(600456)等;中游設備廠商:大族激光(002008)、江南嘉捷(601313);下游成型廠商:南風股份(300004)、三壘股份(002621)等;3D打印服務公司:泰爾重工(002347)、光韻達(300227);以及全產業鏈布局的新三板上市公司:先臨三維、聯泰科技。重點推薦:南風股份、三壘股份、泰爾重工、銀禧科技。
民生證券分析師認為,3D打印擁有廣闊的應用空間,在政策利好催化下具有上漲動力。可關注三投資主線:1、打印材料市場空間大的企業,如銀邦股份、銀禧科技、寶鈦股份、黃河旋風(600172);2、配備3D打印高端設備的企業,如華工科技(000988)、海源機械(002529)、大族激光、華中數控(300161)、南風股份;3、布局全產業鏈的龍頭企業,如中航重機(600765)、光韻達、金運激光(300220)。
華融證券分析師梳理了涉足3D打印的上市公司認為,總體上這些公司涉及了3D打印的原料、設備、工藝、應用、設計、平臺等全部產業鏈,不同公司側重點不同,目前3D打印業務實現盈利的還比較少。主要通過設立分公司、參股公司、設立3D打印事業部等方式進行,在此過程中引入高校、3D打印專業公司等資源。目前上市公司3D打印業務還未占據主要的收入、利潤來源,各家公司參與程度也有所不一,應該說很多停留在概念階段,但長期來看,3D打印業務或將成為上市公司重要的業務之一,通過初步篩選,建議關注的概念股包括銀禧科技、光韻達、金運激光、中航重機、大族激光、機器人(300024)、海源機械和江南嘉捷。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