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用3D打印“人造冰”進行飛機認證測試
近日,波音公司發現了3D打印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另一個潛在應用,該公司通過3D打印塑料和復合材料來模擬附加在機翼和其他表面結冰條件,此舉有助于簡化和降低飛機認證過程的成本。目前,波音公司已經向美國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
如果你在一個晴朗的冬日早晨,你可能看到一棵樹或者草地上覆蓋著一個晶瑩的冰晶體,這些冰晶體是水滴接觸固體表面產生的突然結晶。整個過程非常的迷人,你甚至會用相機來拍攝這個過程。但是在飛機上,這是一個致命的危險,因為冰凝固在機翼前緣的邊緣,會降低飛機的空氣動力學,并增加了一個致命的失速風險。
正是因為這樣,美國聯邦航空局和其他國家和國際航空機構要求所有新飛機在遇冰的情況下仍可安全操作。以前,人們在飛機的表面建立大塊的冰,并把這些飛機放入放冷的風洞進行測試,以此來檢驗該飛機是否能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正常的飛行。
據波音公司透露,整個過程有著很大的缺點,那就是它非常的緩慢、昂貴,不精確,很多重要的變量不能有效的控制,這將很可能損壞一個非常昂貴的飛機。為此,該公司在測試中引進3D打印技術,針對特定的飛機,以樹脂或者其他材料創建人造冰的形狀,然后進行測試。
根據申請的專利,人造冰的產生首先要飛機的三維數據,根據數據模型制作出精確適應到機翼表面的人造冰形狀。在那里,它們被連接到機翼的邊緣,并使用穩定劑和雙面膠代替螺栓,這不僅有利于固定,而且還可以在測試完成后很輕松的把人造冰清除。
要制作人造并,首先需要根據性能,如密度、質地等,在計算機的輔助下進行冰形狀的文件設計,以此產生一個模仿實際結冰條件的復雜的內部結構。冰的形狀可以根據需要評估的飛機的各項能力進行精確制造,以應付各種突發情況。
波音公司說,這些形狀甚至可以印有標識碼和標記,以確保他們在正確的地方,并正確地排列。整個過程是基于一個高層次的流程圖設計,以減少制造的數字文件,其可以插入任何數量的3D打印機,并且可以使用塑料,金屬,復合材料,或其他材料進行打印,最后得到最終的形狀。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