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結合3D打印概念車Genesis Essentia秀出輕量化與時尚
現代汽車集團旗下的豪華汽車品牌Genesis-創世紀憑借其最近推出的Essentia概念車獲得了汽車界的廣泛關注。本周在紐約國際汽車展上展示了這款豪華車,這是一款采用3D打印部件的電動汽車。
在當今大多數車的外觀都極為形似的當下,這款驚艷了時尚的純電動車采用輕質碳纖維硬殼(意味著底盤集成在車身中),并由多電機電動動力系統提供動力。這輛車集運動感的優雅風范與豪華車的野心勃勃與一身,完美的詮釋了含蓄與張揚的有力結合。
汽車本身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玻璃罩,以及汽車復雜的碳纖維底盤,鼻錐和推桿懸架。汽車的玻璃罩覆蓋了Essentia的駕駛艙,為汽車駕駛員提供了一個透明的屋頂。 車的設計最大化了汽車和駕駛者之間的聯系,并使汽車的設計更加整潔。
該車的外部還配備了空氣動力學的Crest格柵,以及依靠激光光學技術打造的Genesis的標志性四燈。概念車將左右兩側的進氣口集成為空氣簾,并在汽車前輪后面設置空氣出口,有助于減少阻力和壓力。
在汽車內部,設計師選擇了一種受到經典色彩和“高級時裝”啟發的“混合材料搭配感”。Essentia的內飾還具有許多3D打印部件,包括3D打印碳纖維打造的復雜細節,3D打印技術的應用為車內飾的設計增添了質感和運動元素。3D打印的動態網絡,可以實現輕盈感覺并優化內部氣流。這表明了3D打印技術與汽車制造的美學方面充滿了激動人心的機遇,不僅摒棄了傳統制造缺乏個性、冗長、不靈活和昂貴的加工工藝,還帶來了空氣動力學和聲學的優化效果。
該車由高密度電池組和電動機系統提供動力。電池組裝在汽車的中央隧道內,呈L形結構。作為未來的汽車,Essentia還配備了語音識別、智能助理、語音控制的功能。這無疑是一輛富有情感的車,通過強調文化、激發激情和靈感,同時超越技術和連接性的期望,將外部世界無縫地銜接到車內。
–—- 3D科學谷Review
根據亞琛工業大學的預測,電動車的年產量2020年有望發展到410萬臺(約占4%的汽車市場),2025年達到2490萬臺(約占22%的汽車市場),2030年則達到5040萬臺(約占42%的汽車市場)。
這無疑是一個目標明確的賽道,不再采取觀望特斯拉的態度,全球的汽車制造廠商開始卯足勁積極布局電動車的制造。而根據蓋世汽車的研究,國內目前在電動汽車的布局方面,吉利正在調用全副精力進行其“藍色吉利行動戰略”,到2020年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其整體的90%以上。
根據蓋世汽車,近日,吉利杭州灣項目迎來新開工潮,此項目的重點工程是年產能達30萬輛的PMA純電動汽車項目,計劃投資145億元。上月中旬,吉利汽車與湖州市長興經濟技術開發區簽訂協議,計劃興建總投資額高達326億元的工廠,其中,有224億元的投資將用于建設一座年產3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工廠。經統計,吉利汽車在過去的4年時間里,對新能源汽車(含商用車)的投資接近1000億元,鋪墊產能超過100萬輛。
來源:蓋世汽車
電動汽車之于傳統汽車并非是將發動機換個“心臟”這么簡單,而在3D科學谷看來,無疑3D打印在電動車的制造領域將發揮重要的作用,無論是通過3D打印一體化結構零件以及3D打印復合材料給汽車減重,還是通過3D打印內飾來增添一些“神韻”,或者是通過3D打印熱交換器、減速器殼體這樣的核心零部件來提高汽車的性能表現,亦或是通過3D打印砂型鑄造實現更為緊湊的零件,再或是通過3D打印制造隨形冷卻模具以實現更為集成的注塑零件,3D打印技術都將成為一門核心技術。
吉利、長城、蔚來汽車、江淮、寶馬、奔馳等一大波汽車廠在國內的積極布局,也給3D打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