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3D打印教育現狀解讀:看得多,實戰少!
同樣是將3D打印機搬入課堂,同樣是在教育領域推廣3D打印技術,美國和中國學校的教育方式卻還是差別甚大的。今天就說說3D打印教育那些事兒,看看美國是如何看待3D打印教育的。
美國
美國Otsego地區一中學的一道重型電子門壞了一個小部件,而維修成本高達300美元。于是維修總監選擇求助于本校初二年級的學生Michael Cox---一個愛好3D打印的小男生。大概一小時后,Michael就利用Tinkercad軟件設計出一塊樂高樣子的部件模型,整個設計過程中,只見Michael將所需部件的尺寸輸入軟件,通過不同形狀校對,最終得到一個準確的尺寸---5.3毫米。隨后,他用學校配備的3D打印機將其打印出來,完美!
據該中學維修部透露,學校一共有30道這樣的電子門,如果這樣一個小部件壞掉都要花掉300美元維修,將產生近萬美元的額外支出。想想這筆資金可以購買多少臺3D打印機?可以讓多少學生有機會親手接觸到這一前沿技術?
該校教務主管Adam Koch說道:“學校希望我們的學生能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和設計,孩子們擁有學習的絕對主導權。”據學校透漏:“學生們隨時都可以來到創客空間,利用里面的所有設備,包括電腦、3D打印機、縫紉機等。我們不會讓孩子們以正式上課的保守方式來接受這項新技術,他們有創作欲望和創意后,自然會來,跟著自己的興趣走,成功率會大大提升。這樣的方式可能比大家一起觀看3D打印機作業,再聽老師講解來得高效得多。”
除了創客空間外,學校還配備了動漫工作室,學生們利用激光雕刻技術創造自己喜歡的動漫形象。據了解,制作螺母、溜溜球部件、手機殼和動漫人物及工具是目前最受學生歡迎的3D打印項目。
中國
回過頭來看中國的3D打印教育,其實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報道:某某學校配備了多少臺3D打印機;某校將3D打印機引入課堂;政府高度重視3D打印教育等。但是從發布的圖片來看,大部分還是學生們圍著一臺3D打印機參觀,或是盯著PPT聽老師講解,學生能親手操作的機會非常少。當然,你可能會說他們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不會操作這些復雜軟件。
那么問題來了,中國3D打印教育怎樣避免“老師講同學聽”的教育模式?學校和老師是否能放心讓孩子們親自操作價格并不便宜的3D打印機?怎樣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創意正確表達并實踐?怎樣進行CAD等3D設計軟件教育?其實孩子們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學習不比你差,大可以放手去策劃這一系列的教育活動。相信它們能帶來的不僅是對3D打印技術的了解和學習,或將改變中國過于保守的教育模式!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