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3D打印大咖解析中國3D打印產業(3)
南京市3D打印產業發展前景
目前,南京市3D打印產業的發展走在了全國的前列。隨著南京市各3D打印聯盟和基地在技術、商業模式的不斷成熟,與全國其他城市相比,南京市3D產業的發展將會更具有前景。
2. 武漢市3D打印產業投資潛力分析
武漢市工業化程度分析
1、武漢市工業生產總值分析
2015年,武漢市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851.40億元,比上年增長6.8%。2010-2015年,武漢市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年復合增長率為14.61%。
2、武漢市工業增加值分析
2015年,武漢市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達到10905.6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8%。
武漢市3D打印發展現狀
全國首家3D打印創意應用平臺坐落武漢
武漢落地創意有限公司采取O2O模式,以3D云平臺強大的設計團隊、云數據作為線上服務支撐,通過高效快捷的“云工廠”加工制作和物流配送,使公司四大主營業務(3D打印、3D照相、3D培訓服務、3D品牌設計)得以快速發展和壯大。
國內首臺Ares 3D打印機登陸美國眾籌網站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孵化企業易飾三維的Ares的多功能3D打印機在美國眾籌網站Indiegogo籌資,除了3D打印之外,它還能夠進行3D掃描、激光蝕刻甚至是CNC(數控)加工。
武漢市3D打印產業發展優勢
武漢市3D打印產業發展起步早
早在20多年前,華中科技大學已開始研發3D打印技術。
武漢市3D打印產業鏈已初見雛形
武漢濱湖機電技術產業有限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家從電池到模組到系統都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該系統剛剛獲得第41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博覽會特別獎。
武漢市工業基礎堅實
近年隨著南、北車等眾多大型項目落地,武漢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全市裝備制造業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海洋工程裝備、數控機床、冶金設備、軌道交通裝備等,在全國具有一定比較優勢和發展潛力。
武漢市3D打印產業發展前景
目前,武漢市政府還沒有關于3D打印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和表態。與上海、南京相比,武漢市3D打印產業的發展相對落后。雖然武漢市在3D打印方面具有較大的市場需求,但3D打印的產業化應用還需要一段時間。
四.國內3D打印產業領先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1. 武漢濱湖機電技術產業有限公司
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武漢濱湖機電技術產業有限公司是由武漢市科委、華中科技大學和深圳創新投資集團共同組建的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公司地處武漢中國光谷,從事機電一體化設備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是集科工貿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2014年,公司的銷售收入為406.89萬元,同比增長30.95%;利潤總額與產品銷售利潤均為負。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武漢濱湖機電技術產業有限公司提供的產品有薄材疊層(LOM)、激光粉末燒結(SLS)、光固化(SLA)、金屬粉末熔化(SLM)、結構光三維掃描儀、真空注型機(HZK-IB)、熔融擠壓(FDM)。
公司對外提供的服務包括各種零件的快速反求;對用戶提供的零件實物或二維圖紙進行三維CAD設計;各種零件的快速成形原型件的制件;快速模具制作和小批量零件的生產;向社會提供CAD快速成形、快速制模技術的培訓。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絡
武漢濱湖機電技術產業有限公司的銷售網絡覆蓋北京、天津、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甘肅、溫州地區及下轄的縣市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等區域。
企業最新發展動向分析
2. 杭州先臨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杭州先臨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提供三維數字化技術綜合解決方案的國家火炬計劃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于2014年8月8日在新三板掛牌(830978),為中國三維數字化與3D打印行業第一股。
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2015年,公司的銷售收入為1.90億元,同比增長64.81%;凈利潤大幅增長90.40%至1183.03萬元,毛利率為38.74%。主要原因系公司前期研發成果的轉化和商業模式的快速復制,使得2015年公司產品在工業、醫療、教育創意消費等領域均實現較快增長。
企業商業模式分析
企業產品結構及新產品動向
(1)企業產品系列及新產品動向
目前,公司已推出了桌面3D打印機(EinStart-S)、桌面三維掃描儀、工業光固化3D打印機、齒科三維掃描儀(AutoScan- DSⅡ)、第二代生物3D打印機。形成了涵蓋桌面三維掃描儀、齒科三維掃描儀、工業高精度三維掃描儀、三維相機、桌面3D打印機、生物材料與細胞3D打印機、工業光固化3D打印機、激光3D打印機完整的三維數字化與3D打印產品線。
(2)企業產品結構分析
3D打印設備占比增加到59.28%,主要原因系公司加大3D打印機的研發和營銷力度,使3D打印機的銷售額較去年有大幅增長。
3D打印服務占比較少,為5.13%,主要原因系公司調整了組織結構和業務布局,調整了母公司的三維數字化及3D打印服務部門,母公司的三維數字化及3D打印服務收入下降。
企業銷售渠道與網絡
杭州先臨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杭州為總部,在上海、北京、南京、廣州、成都等地設有分支機構,業務領域已經覆蓋中國,及美洲、歐洲、東南亞、中東、澳洲等60多個國家或地區。
公司已累計為3000多家工業制造、生物醫療、文化創意及教育科研領域客戶提供了高技術含量的三維掃描與3D打印裝備及服務。
五.中國3D打印產業發展趨勢與前景
1. 中國3D打印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3D打印產業近期發展趨勢
1、3D打印帶來服務和影響模式的創新
3D打印產業鏈涉及到很多環節,包括3D打印機設備制造商、3D模型軟件供應商、3D打印機服務商和3D打印材料的供應商。因此圍繞3D打印的產業鏈會產生很多機會。在3D打印產業鏈里,除了出現大品牌的生產廠商外,也有可能出現基于3D打印提供服務的巨頭。
2、3D打印產業將面臨諸多的挑戰
目前中國3D打印技術發展面臨諸多挑戰,總體處于新興技術的產業化初級階段,主要表現在:一是產業規模化程度不高。3D打印技術大多還停留在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實驗室內,企業規模普遍較小。二是技術創新體系不健全。創新資源相對分割,標準、試驗檢測、研發等公共服務平臺缺乏,尚未建立起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三是產業政策體系尚未完善。缺乏前瞻性、一致性、系統性的產業政策體系,包括發展規劃和財稅支持政策等。四是行業管理亟待加強;五是教育和培訓制度急需加強。
3D打印產業長期發展趨勢
綜合3D打印產業的技術特點和發展現狀,我們認為未來行業發展存在以下趨勢特點:
1、3D打印個人消費保持高速增長
隨著“個人制造”的興起,在個人消費領域,3D打印行業預計仍會保持相對較高的增速。
2、3D打印金屬材料應用程度不斷加深
在工業消費領域,由于3D打印金屬材料的不斷發展,以及金屬本身在工業制造中的廣泛應用。
3、產業鏈上的專業分工會進一步深化
現階段,主要的3D打印企業一般以材料供應,設備制造和打印服務的綜合形式存在。這是由產業發展初期技術推廣和市場規模的限制所致。
4、國內3D打印市場前景廣闊
國內3D打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尚在起步階段,無論是工業應用,還是個人消費領域都存在廣闊的發展前景。
2. 中國3D打印產業發展前景預測
3D打印產業市場規模預測
2012年,中國3D打印市場規模為10億元,2014年市場規模達到50億元,《國家增材制造發展推進計劃(2014-2020年)》重點提出至2017年要培育5至10家年產值超過5億元、具有較強研發和應用能力的3D企業,并支持3D打印企業境內外上市。初步預計,2016年我國3D打印市場規模可達到100億元,2021年達到400億元左右,年復合增長率約為32%。
3D打印與互聯網的融合前景
3D打印與互聯網融合的提出,就必須先要弄清楚,3D打印在制造業中所處的位置,以及未來3D打印在制造業中將會向哪個方向發展。
分析認為:以3D打印和大數據為基礎的分布式制造,這種制造模式將徹底打通互聯網也和制造業,給人類帶來深刻的社會變革。
3D打印在民用領域的應用前景
基于上文的模式,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未來的服裝店,將會把顧客的身材數據掃描之后傳輸到云端數據庫,配合設計師的設計方案,以最貼身、最舒服的結果,將產品打印出來。這種在家里就可以完成的服裝設計、生產方式,值得各界廣泛關注和思考。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