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全球3D打印產業熱點大曝光(2)
3.Makerbot訴訟案大翻盤
經常了解行業動向的朋友都知道,大約一年前國際著名的桌面級大王MakerBot公司因為產品問題而吃上了官司。當時,Stratasys下屬的MakerBot公司被指控在其第五代Replicator 3D打印機出現明顯的嚴重故障后欺騙性地誤導投資者和消費者。
而就在不久前,這一訴訟因缺乏有力證據而被駁回。雖然如此,法官還是批評了MakerBot,說雖然沒有足夠證據表明嚴重的欺詐行為,但他們高管的行為實在惡劣。就這樣,MakerBot歷史上的又一章節唐突地結尾了。不過這些事件令Makerbot在業內的名聲越來越差,而且公司的發展也遇到了更多的障礙。因此,MakerBot從2015年4月開始進行大幅瘦身,他們關閉了幾家零售店并解雇了五分之一的員工。而且接下來的幾個月還逐漸在進行低調重組其財政狀況。此外,幾個月前,即將上任的CEO Jonathan Jaglom被迫解雇了更多的員工,同時已將生產外包出去。據悉,Makerbot從此不再從事于生產,而將產品生產外包給了一家中國公司。
MakerBot也許會將法院的駁回視為一個勝利,但沒人會因這種狀況而感到真正快樂,因為MakerBot的名聲依然不佳。雖然法院明確指出MakerBot管理不當,但它仍未走出痛苦。考慮到MakerBot在過去的16個月里解雇了其36%的員工以及其嚴重的產品缺陷,它將不得不異常努力的工作才能恢復曾經的形象。
4.殲20殲31關鍵部件利用“鑄鍛焊一體化”3D打印技術
據悉,日前中國公布的最先進的3D打印技術---“鑄鍛焊一體化”3D打印,已經用于制造中國第五代戰斗機殲-20和殲-31的關鍵部件的制造。
據了解,這項技術將3D打印,鑄造和鍛造工藝融合在一起,不僅可以加工出高質量的零部件,還可以大幅減低生產成本。因此,這項技術幾乎對所有行業都會產生作用。中國航空工業專家是這項技術的最先使用者,正在運用3D打印生產中國第五代戰斗機的關鍵部件。這些戰斗機包括中國成飛工業集團研發的殲-20和中國沈飛工業集團研發的殲-31。
而參與隱形戰斗機生產并不是中國第一次將3D打印技術用于軍事行業。在此之前,中國已經于2015年初在軍艦上使用了該技術,不過只涉及到緊急修理層面。而新型3D打印技術已經可以生產關鍵零部件,更為高效和可靠。
5.歐航局3D打印先進制造實驗室正式成立
2016年7月19日,歐洲航天局(ESA)自豪地宣布了成立了一家新的先進制造實驗室,該實驗室將為了未來的太空任務而致力于3D打印和其他先進制造技術的研究。
據歐航局局長General Jan Woerner表示,在過去幾年中,他們已經提出幾個與太空3D打印有關的大膽計劃,包括月球上建立一個3D打印的基地等。而歐航局的這座先進制造實驗室位于牛津郡Harwell,隸屬于科技設施委員會(STFC)的Rutherford Appleton 實驗室(RAL),預計將成為歐航局把上述計劃變成現實的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