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Cytosurge實現微納尺寸的金屬3D打印,可在微芯片上打印
時間:2018-06-11 14:49 來源:南極熊 作者:中國3D打印網 閱讀:次
瑞士納米技術公司Cytosurge宣布升級其Fluid FM μ3D打印機,新增的功能允許增材制造實現微制造,并且可以在現有結構上進行3D打印。可以實現微納尺度的3D打印,所使用的材料是光敏樹脂。而此次報道的Cytosurge則使用的是金屬材料。
在室溫下工作時,打印機能夠生產1立方μm至1'000'000立方μm的高品質金屬物體結構。諸如90度角的懸垂結構等設計可以使用這種工藝進行3D打印,從而在打印復雜的3D物體時不需要結構支撐。在FluidFM技術首次發布后,Cytosurge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Pascal Behr博士表示:“新開發的3D打印方法適用于各種市場的應用。我們看到了潛在的應用,特別是在手表和半導體行業以及醫療器械領域。“
Cytosurge通過增加兩臺高分辨率相機擴展了現有功能。 這些相機與Fluid FM μ3D打印機集成在一起,可以實現更精確的3D打印,并且可以在現有結構上進行3D打印。一臺相機的任務是對要打印的物體或表面進行成像,另一臺相機用于系統處理,打印機設置,校準和計算機輔助對齊。用戶可以在包括集成電路板的微機電系統(MEMS)上3D打印金屬物體。升級后的Fluid FM μ3D打印機的應用包括用于生命科學和物理學研究的亞微米級實驗。
雖然大型項目經常成為頭條新聞,但微觀上也會出現3D打印制造革命。德國Nanoscribe公司的Photonic Professional GT 3D打印機,是用于制造小型高分辨率聚合物組件的一個例子,該組件用于醫療和微機械。去年,TU Wien增材制造部門的研究人員,展示了高精度的金屬3D打印,將一個微小城堡無縫地印在鉛筆尖上。
Cytosurge相信Fluid FM μ3D打印機可以打開金屬增材制造新世界的大門。
編譯自:3dprintingindustry

△在微芯片上的FluidFM 打印,圖片來自Cytosurge
Cytosurge成立于2009年,是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分支機構,由于市場上缺乏生產微米和納米金屬結構的技術,他們便開始開發Fluid FM工藝。通過電化學工藝,FluidFM技術使用微量移液管通過300納米的孔徑,控制含離子液體(硫酸銅溶液)的沉積。然后該溶液通過與電極的化學反應,轉化為可沉積在打印床上的固化材料。在室溫下工作時,打印機能夠生產1立方μm至1'000'000立方μm的高品質金屬物體結構。諸如90度角的懸垂結構等設計可以使用這種工藝進行3D打印,從而在打印復雜的3D物體時不需要結構支撐。在FluidFM技術首次發布后,Cytosurge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Pascal Behr博士表示:“新開發的3D打印方法適用于各種市場的應用。我們看到了潛在的應用,特別是在手表和半導體行業以及醫療器械領域。“


Cytosurge相信Fluid FM μ3D打印機可以打開金屬增材制造新世界的大門。
編譯自:3dprintingindustry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