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機器人!閔行這個學校真厲害,還有更厲害的
3d打印制作了100多個小時的機器人、認識網紅導盲犬“蓋婭”、尋找可持續項目搭子……11月2日,第二屆“sustainable future festival”育未來低碳生活節,在上海閔行區諾達雙語學校舉行。
現場趣味滿分,有超多互動,包括80組家庭閑置售賣攤主、20組可持續品牌公益機構、10組輕飲食、30組環保個人品牌、可持續工作坊、大型交換攤位等,通過共創的形式,引導青少年及家庭成員關注環境問題、公益項目及社會議題,讓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在娛樂中得到啟發。
“sustainable future festival”育未來低碳生活節,是由諾德安達總部發起,聯合青年社造團隊,以及一群中學生們共創的家庭友好市集及低碳行動。活動從環境教育、藝術、公益及社會責任出發;聯合公益機構、環保可持續品牌、非遺手作、藝術家等向社會傳遞包容、創新、共益、環保可持續的未來社區觀念。
“這件機器人的零件,
3d打印耗費了100多個小時”
四年級的charlie剛布置好自己的攤位,取名“豆丁的店”,將環保材料3d打印成零件后,再組裝成酷炫作品,包括手機支架、凳子、玩具等,由他和朋友一起完成。
活動才剛開始,這里就聚集了很多人,家長rene告訴記者,“去年第一屆生活節我們就來參觀過,感覺活動形式特別好,今年就全家出動,孩子很興奮,提前準備了很久呢,光是3d打印制作這個紅色機器人,就花費了100多個小時才完成。”
“您喜歡《哈利·波特》中的哪個角色呢?我們準備了很多角色周邊,可以來看看哦。我們已經全網比價了,絕對是最優惠的價格,您今天在這里購買會非常劃算。”記者被dora、amiee、coco三位同學組建的哈迷小鋪給深深吸引了,在她們的安利下,39元喜提一枚赫敏冰箱貼。她們各有分工,一位負責及時整理庫存,一位負責在攤位前介紹產品,還有一位負責收款,購物體驗極佳。
coco家長告訴記者,從前期明確攤位主題,到設計執行方案,再到制定采購計劃全部是由三位姑娘來完成的,“我從事市場營銷相關的工作,但我也只是給了孩子一些項目管理的建議,實際完成的過程是她們一起商量,一起落地,我們三位家長都很喜歡學校組織這樣的實踐活動。”
相較去年,今年的育未來低碳生活節更加看重學生的參與度,包括活動板塊設置、游戲環節設計、活動執行志愿者等都由學生主導完成,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除了學生們玩得很開心,現場還有很多家長參與興致高漲。“來之前還擔心這些綠植會無人問津,沒想到剛擺好就開張了。”綠植攤主郭女士的女兒上六年級,女兒告訴了她學校要舉辦低碳生活節后,她就開始積極與孩子討論,決定把家里用心養護的多款綠植搬到現場,“我家里有好幾百盆,我精心選了一部分,搭配了好看的花盆,這幾株是不是很美?”的確很美,記者也抵擋不住,當場下單帶走一盆。
“喜歡你就買,沒錢咱就換!”是一位攤主打出的宣傳口號,也是當天生活節的生動寫照。集市上除了可以付錢購買,很多攤主還支持以物易物,將自己的閑置物品與他人交換,實現商品的可循環、可持續使用。現場更是有一個超大的閑置物品交換池swapping pool,交流心得,結交新朋友,完成交換還可以在這里獲得蓋章,參與活動抽獎。
本次低碳生活節還有一大特點,參與者不再局限于本校學生家庭和所在社區,而是前期做了諸多宣傳,全城招募。王女士和問先生就是在小紅書上看到活動,報名后來到現場,收獲了擺攤初體驗,“我們是從浦江鎮過來的,離這里挺遠,主要是想把家里的閑置物品拿出來分享,我們準備了很多盲盒,重在參與,享受這個美好的晴天。”
“參與生活節就是想把
公益的理念傳遞給大家”
一位特殊的來賓吸引了很多人駐足,它就是網紅導盲犬“蓋婭”,一只四歲的拉布拉多犬。在中國,有1700萬盲人,而全國導盲犬的數量僅有400條。在“光與暗”公益體驗攤位,朱先生向大家介紹如何正確對待導盲犬,讓參與者戴上眼罩體驗導盲犬相伴的感受。
朱先生說:“參與生活節一方面想讓更多的人了解盲人生活中的不易,了解導盲犬如何工作;另一方面也想讓大家重視視力保護,把公益的理念傳遞給大家。”
大山貓品牌攤主彭先生的攤位展示來自湖北恩施的原生態蔬菜,具有純露天、零農藥、自產農家肥施肥、山泉水灌溉等特點。彭先生熱情地招攬大家:“歡迎大家掃碼加入我們的群,了解原生態農業,只要進群就可以免費領取蔬菜。”
在當天的活動現場,很多受邀品牌主理人都是采取游戲抽獎、贈送禮品的方式來吸引參與者互動,借此傳達品牌可持續發展理念,助力低碳生活觸手可及。
除了擺攤交友、認識更多可持續理念的品牌、參與公益活動之外,現場還有更多有趣好玩的體驗活動。
由馬蘭戈尼學院、青少年彩妝品牌fancy cube、善淘慈善商店及諾德安達聯合發起的舊衣極限穿搭挑戰。
零拷快閃店,老上海人應該都記得,拎著瓶子去打醬油的舊時光,在過度包裝泛濫的當下,零拷快閃店重現nacis。
美國火人節(burning man)歸來的巨型藝術裝置“未來”,不僅能拍照打卡,還能近距離攀登玩耍。
還有同學們帶來的活力四射的精彩演出
當天的生活節進行得熱鬧非凡,而一場活動的成功離不開學校日常的課程設置,更體現了諾德安達長期以來關注孩子們的全方位發展,包括科創能力、藝術表現能力、對環保公眾議題的參與能力等。
學校負責人介紹,“我們學校有生物老師帶隊做有關餐廚垃圾零排放的課題研究,有化學老師帶隊做舊服裝回收后如何進行可再生處理的課題,還有在學校的一處連廊研究如何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課題等等。”正是因為日常課程關注環保議題,才給學校的低碳生活節活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下周,學校將派出10名同學前往阿塞拜疆,作為青年代表在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發聲,還會有兩幅美術作品通過藝術的方式傳達對環境保護的關注。學生們還會給巴庫做城市氣候體檢,用一周的時間去做充分的調研,在11月18日生物圈三號論壇上,將環境保護建議報告提交給當地政府。
記者:臧尊
部分圖片:上海閔行區諾達雙語學校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