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斯哥大學新實驗室模擬太空,測試3D打印部件的軌道安全
格拉斯哥大學詹姆斯·瓦特工程學院設立的NextSpace Testrig實驗室,專門評估金屬、聚合物和陶瓷等材料在衛(wèi)星或空間站上實施3D打印后,能否承受極端太空環(huán)境。該設施由Gilles Bailet博士與英國制造技術中心(MTC)合作開發(fā),并獲英國航天局(UKSA)通過其"使能技術計劃"提供25.3萬英鎊資助。
Bailet博士解釋道:"3D打印這項突破性技術能讓我們直接在軌道上構建復雜結構,而非依賴火箭運載。它將催生多種太空設備——從輕質(zhì)通信天線、太陽反射器到航天器結構件,乃至月球及深空任務的人類棲息艙。"
-
Gilles Bailet博士操作NextSpace TestRig設備
應力測試打印材料
隨著各國及私營企業(yè)競相發(fā)展太空3D打印技術,研究人員警告:材料中的微觀缺陷可能引發(fā)嚴重風險。在極端溫度與真空環(huán)境下,瑕疵會導致部件破裂,形成時速數(shù)千公里的軌道碎片,加劇威脅衛(wèi)星安全的太空垃圾云。
該實驗室通過真空艙模擬-150°C至250°C的太空環(huán)境,配合20千牛頓壓力測試系統(tǒng)與旋轉(zhuǎn)樣本艙,可一次性完成多樣本檢測。研究團隊表示,這是全球首個兼具環(huán)境與機械雙重測試能力的太空打印材料評估設施。
研究人員Charlie Patterson檢測經(jīng)測試的3D打印樣本
此前,國際空間站宇航員已實現(xiàn)太空金屬3D打印,首件樣品近期返回地球檢測。但學界對這類材料在長期熱力與結構應力下的表現(xiàn)仍知之甚少。格拉斯哥大學還曾開發(fā)獲專利的微重力3D打印系統(tǒng),在歐洲航天局拋物線飛行中成功完成顆粒材料測試。
太空制造與生物打印新突破
美國深科技公司Orbital Composites近期獲得美國太空軍SpaceWERX Orbital Prime項目170萬美元SBIR合同,將與Axiom Space等機構合作研發(fā)軌道天線系統(tǒng),旨在降低太空太陽能與衛(wèi)星寬帶成本。
在生物醫(yī)學領域,Redwire公司利用升級版生物制造設施,首次在國際空間站完成人類膝關節(jié)半月板生物打印。該組織在微重力環(huán)境培養(yǎng)14天后,于2023年9月通過SpaceX載人6號任務返回地球。這項與NASA合作的研究有望改善軍人半月板損傷治療,并為解決器官捐獻短缺提供新思路。
(責任編輯:admin)
下一篇:哥倫比亞大學和WASP在威尼斯展示可持續(xù)3D打印作品Earthen Rituals
- ·哥倫比亞大學和WASP在威尼斯展示可持續(xù)
- ·格拉斯哥大學新實驗室模擬太空,測試3D
- ·Nothing發(fā)起3D打印挑戰(zhàn)賽,為CMF Phone
- ·GE使用voxeljet VX9000系統(tǒng)3D打印9.5米
- ·Damen和CEAD合作開發(fā)3D打印HDPE工作船
- ·三迭紀3D打印新藥胃滯留產(chǎn)品T22(利奧
- ·NASA與ICON聯(lián)手推進太空3D打印:月球基
- ·第八屆醫(yī)院3D打印論壇:個性化醫(yī)療已成
- ·3D打印巨頭Stratasys收購破產(chǎn)企業(yè)Forwa
- ·Nature子刊:3D打印技術助力可穿戴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