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酋航天新勢力:Aspire Space與LEAP 71聯手開發15噸級可回收運載火箭
盧森堡航天企業Aspire Space與迪拜工程公司LEAP 71達成戰略合作,共同開發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15噸的大型可回收火箭系統。這項合作標志著阿聯酋正加速實現其"太空經濟領航者"的戰略目標,Aspire Space已決定將總部遷至迪拜以深化本土協作。
技術突破
-
智能推進系統:采用LEAP 71專有Noyron大型計算工程模型,基于確定性第一原理自主生成硬件方案
-
超強發動機:參照XRB-2E6設計的甲烷/液氧發動機,單臺推力達2000千牛(約204噸)
-
極速迭代:實現每30天完成一款新發動機設計并完成熱試車的開發節奏
-
復合運載體系:同步開發2噸級太空貨運飛船,構建天地往返運輸能力
創新工程范式
LEAP 71聯合創始人Lin Kayser闡釋革命性理念:"下一代航天系統將不再由人類繪制藍圖,而是通過計算直接生成。我們的Noyron模型將領域知識轉化為代碼,將迭代周期從數月壓縮至數天。"Aspire首席技術官Sergey Sopov補充道:"這套系統讓我們終于能將數十年火箭工程經驗數字化,開啟航天開發的新紀元。"
全球可回收火箭進展
-
中國銀河動力:2023年采用3D打印制造5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含30余個華曙高科打印關鍵部件
-
美國Relativity Space:2021年融資6.5億美元開發全3D打印可回收火箭Terran R
-
發射計劃:Aspire首枚火箭預計2030年首飛,2026年三季度啟動200千牛二級發動機熱試車
(本文配圖展示Noyron計算模型工作流程及發動機熱試車場景)
當石油王國轉向星辰大海:這項合作不僅關乎技術突破,更折射出全球航天產業格局的重塑。在傳統航天強國主導的領域,阿聯酋正通過"數字原生"的工程方法論,試圖實現彎道超車——未來太空競賽的勝負手,或許將取決于算法而非合金的優劣。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