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萬華化學與煙臺市博物館聯合舉辦的“3D玩轉博物館”啟動儀式在煙臺市博物館成功舉行。為結合第45個國際博物館日 “博物館的未來:恢復與重塑”的主題,萬華化學向大眾全方位展現了3D打印材料在文物恢復與重塑過程中的神奇應用。
(萬華化學材料專家講解3D打印材料)
本次活動吸引了眾多觀眾參與,活動現場妙趣橫生、熱鬧非凡。來自萬華化學的材料專家從3D打印的起源講起,配合生動形象的展板和展品讓在場觀眾感受到3D打印材料在文物修復過程中的使用情況。在互動體驗區,現場觀眾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真切體驗到化學材料讓人類生活“從無到有”的無限樂趣。
3D打印是近年來十分熱門的一項制造技術,憑借其設計即生產、定制化等特性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得以運用,尤其是在文物藝術品的復制與修復領域,該技術能夠為珍貴文物和藝術品建立一套真實、準確、完整的三維數字檔案,借助3D打印技術可以隨時隨地并且高保真的把該數字模型再現為實物,在文物和高端藝術品的復制、修復,衍生品開發方面的作用非常明顯。與此同時,3D打印技術為跨界整合和藝術創新賦予新的生命力,給文創工作者帶來了更為廣闊的創作空間,在取代了傳統手工制模工藝的過程中,制造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
萬華化學始終秉承“化學,讓生活更美好”的企業使命,在專注發展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連續多年通過不同形式的趣味公益活動向公眾科普身邊觸手可及的化學材料,讓大家認識化學、利用化學,真正感受到化學材料帶來的美好生活!
關于萬華化學3D打印材料
萬華化學針對性地推出了一系列材料解決方案,形成了從高分子線材、粉末材料、光敏樹脂材料、顆粒料等全品類材料系列,其中涉及生物可降解聚乳酸(PLA)材料、以及100%可回收的熱塑性材料如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尼龍12(PA12)、聚丙烯(PP)、聚碳酸酯(PC)等,積極打造行業生態,在為行業賦能的同時,踐行環保責任,助力制造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