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萬買10臺惠普3D打印機 這個投資到底值不值
從端午節惠普在佛山裝了10臺工業機3D打印機到今天,朋友圈被刷了幾天屏之后,還是有朋友問我,惠普的3D打印機是否值得去投資,思考幾天之后,我還是想把自己對目前尼龍粉末材料的工業級3D打印機做一個分享,希望給并不太了解工業級應用的朋友一些參考,希望大家理性對待新產品和新應用。
廣東(大瀝)3D打印協同創新平臺
蘭灣智能–惠普3D打印技術批量化定制中心
我們先來說說惠普,因為全球3D打印的市場目前基數還比較小,基本不如一個一線科技品牌一年的銷售額,更不要去和這些品牌的市值去比,所以惠普拿全球制造業的市場來做蛋糕,畢竟制造業的盤子還是非常大的,這個盤子是12萬億美金,但是3D打印能在2萬億美金的盤子里分多少,這一切目前還是未知數,就算是樂觀的行業預測,到2020年,全球3D打印市場也才200億美金,也才不到0.2%而已,增材制造眾多玩家,這0.2%你又能分到多少呢?
惠普工業級3D打印機
這個答案是未知數。那么我們知道什么?惠普的愿景是重新定義制造業,制定3D打印的標準,不斷降低3D打印的成本。關于3D打印的成本,和材料成本的關系非常密切,我們知道目前工業級3D打印服務的報價一般是材料成本的10-30倍,具體報價和模型的復雜程度、尺寸、后期處理工藝等因素有很大關系。所以,當整個市場的需求量沒那么大的時候,無論是材料商、硬件商、服務商,為了生存下來,單價肯定是高的,類比傳統打印機市場,當市場容量不大的時候,硬件價格和耗材價格其實是很貴的,但是現在再看,普通的辦公用打印機已經比十年前要便宜很多了,而且原廠的耗材價格的下降幅度也非常大,主要原因是客戶的需求量增大了,當然也包括兼容耗材以及行業內的競爭因素。
惠普使用尼龍粉末材料打印機的樣件
據了解,全球一年用于3D打印的尼龍粉末消耗量在幾百噸的數量級,對于惠普這10臺工業級3D打印機而言,要收回首次投入的硬件采購成本,按照市場價平均每克打印服務10元來計算,至少要打印超過3噸的尼龍粉末耗材,顯然對于目前市場的需求量級,基本上短時間不可能達成,從投入產出的角度來看,短期盈利的壓力還是非常大的,除非在應用端開拓出巨大的市場。
惠普3D打印機打印的醫用矯形治具
惠普3D打印全球總裁Stephen Nigro認為引爆12萬億美金的市場需要以下幾方面來發力:
第一,產品和技術不斷創新,只有不斷提高速度,提升質量,縮短交付時間,才能真正推廣3D打印技術在工業級制造上的應用。
第二,降低材料價格。整個制造業的市場非常可觀,但是要想說服別人由傳統的注塑制造轉向增材制造,需要有吸引力的材料價格。我們正在與合作伙伴一起努力研發新的材料,降低材料成本。
第三,材料的豐富度,也就是材料的選擇。從樣本生產到真正進入制造流程是需要一個過程,但是3D打印技術可以減少庫存,實現按需生產,給制造廠商和設計師們更多想象空間。因此材料的選擇也將提高3D打印技術在工業中的應用廣度。
第四,重塑整個設計理念,利用增材制造,我們可以重新思考產品設計的角度和思維,創造出現在看來完全不可能的全新產品設計。
第五,重塑整個供應鏈。3D打印技術將讓分布式的按需生產成為可能,生產出來的部件無需再跨過千山萬水運到另一個市場,而是可以在當地就近組裝。而發送和修改一張設計藍圖,也遠遠比重做一個模型要快的多。
第六,行業標準的指定也十分重要,來重新定義制造業,推出3D打印的標準。3D打印標準的推出我覺得很重要,比如巴斯夫推出了新型的耗材,由于新型耗材的推出和好的管控系統,使得3D打印的成本將會斷降低。
惠普3D打印機打印的尼龍材料樣件
我們可以看到,惠普對制造業的需求以及3D打印的發力點的認知還是比較深入的,對于廣東大瀝的3D打印協同創新平臺的10臺惠普3D打印機而言,要切入制造業并非易事。因為人類的制造業歷史有200年,蒸汽機時代以來,批量化生產進入大生產時代,計算機和數控機床有幾十年的歷史,最近20年,工業生產和制造出現了巨大的機會,從手工個性化定制到批量生產,再進入個性化生產,3D打印是其中一個環節和技術,突破技術的局限、設計的局限、工藝和流程的局限、材料的局限,3D打印才有可能進入大規模生產制造,這些都需要時間。
至于文章標題提到的3000萬投資10臺惠普3D打印機值不值這個問題,筆者是這樣的看的,如果單純的看短期回報,可能不會樂觀,但是如果拿這個投入去積累工藝流程和加工經驗,在3D打印進入制造業的爆發期之前做技術儲備,構建規模化的競爭門檻,從長遠角度來看,也還算值得,只要投資方的現金流不會出問題就可以。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