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3D打印企業如何在“牙齒”上實現“中國智造”
6月9日-12日,第23屆中國國際口腔設備材料展覽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辦。與往年相比,今年更多的“中國智造”產品出現在了展會現場。
此次展會有來自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30個國家和地區的800余家企業參展,但是來自南京前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前知科技”)自主研發的義齒雙激光金屬3D打印機Ts200卻吸引了諸多關注。
南京前知智能科技成立于2014年。這是一家以研發制造3D打印設備,提供服務解決方案的創業公司。目前,公司已研發出多款金屬3D打印機,并已實現醫療、工業模具等領域的市場應用。
據前知科技創始人唐寶介紹,Ts200最大的亮點在于,擁有兩套完整的激光系統,且這兩套系統相互獨立、并行運行。能夠大幅擴大成形幅面,提升產能。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牙科市場的需求日益擴大,一年有幾千萬、上億顆需求,這讓唐寶和他創辦的前知科技看到了3D打印未來的市場前景。
受制于牙齒個性化的特點,傳統的齒科,比如義齒、牙冠、牙橋等,都需要有經驗的人工一個個去做,存在產量低、效率低、質量不穩定的缺陷,而3D打印技術,依靠數字化建模很好的解決了個性化需求,同時時間更短、成本更低、舒適度更高,且品質更有保障。
不過,當前3D打印義齒技術還存在一定的瓶頸,如進口打印設備和耗材成本高,國產設備在市場認知和品牌樹立方面需要進一步提升等。
北大口腔醫院主任醫師孫玉春已經研究與臨床應用3D打印技術多年,他表示,3D打印技術目前最為成熟的就是金屬打印,金屬打印現在可以廣泛地應用于修復領域,比如金屬烤瓷牙、可摘金屬支架等是目前全世界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口腔醫用的3D打印技術。
唐寶表示,我們生產設備的第一個要點就是機器替代人工,第二個要點就是國產替代進口。
長期以來,國內牙科使用的3D金屬打印機,主要是單激光的。雙激光金屬3D打印機的誕生是前知科技為解決這些難題的一次積極探索。
唐寶介紹,此前已推出國產首臺批量化支架打印的雙激光設備Ts300,但這臺設備打印冠橋和支架不能同時進行。此次在北京展出的Ts200,首次實現了同臺設備同時支持冠橋和支架的批量化生產。
從模仿國外,到自主生產,前知科技生產的3D打印設備已經實現了諸多技術突破。唐寶稱,進口雙激光打印設備一般都是幾百萬,前知同等功能的設備售價是進口的一半,同時經過終端客戶義齒加工中心的大量測試,驗證了前知的打印系統速度、精度均優于同類進口產品。
“兩年前,我的一位客戶買了臺德國進口的3D打印設備。去年他買了我們的設備,之后又買了第二臺、第三臺。”唐寶說。
盡管在硬件上,很多國內企業可以媲美國際企業,但核心軟件一直是國內企業的短板,北大口腔醫院主任醫師孫玉春介紹,“很多國產金屬3D打印機沒有自己的打印軟件,都在用國外的軟件。”
前知科技在軟件的研發上也走在了行業前列,前知科技自主研發的P3DS數據處理軟件,能實現數據的自動排版,自動任務均衡,自動添加支撐,切片數據輸出。不僅如此,該軟件還將排版切片時間縮短了三分之一,并結合義齒生產方式,所有流程自動化,只需要極少的人工參與。
唐寶透露,他們接下來還將繼續堅持對技術研發的投入,同時與更多的醫療機構、生產商和研發機構合作,推動3D打印技術在醫療設備領域的應用和進步。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