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資源公司展示首個用外星金屬3D打印的對象
地球上的太空機構,比如美國宇航局(NASA)、歐洲航天局(ESA)等,已經將3D打印技術視為太空中最重要的制造技術、打造外星殖民基地的重要手段之一。就在2015年,國際空間站上收到了第一臺3D打印機,而在地球上3D打印技術被用來制造火箭部件的新聞也在不斷爆出。
其實除了國家機構,也有很多私人公司在做著這方面的努力,比如行星資源(Planetary Resources)公司。該公司的目標是“通過獲取太空資源來將地球的經濟活動擴展至太空。”而他們的最終愿景,正如該公司CEO Chris Lewicki說,就是能夠有一天能夠“像我們在地球上做的那樣挖掘太空中的無限資源,并進行商業和航運活動;我們的愿景是使太空成為另外一個類似這樣的開發場所。”
說不如做,近日,該公司在3D Systems的幫助下,向公眾展示了他們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外星金屬3D打印的對象。使我們初步看到了人類開發太空資源的未來。需要說明的是,3D Systems還是行星資源公司的核心投資者之一。
據中國3D打印網了解,該公司此次3D打印使用的原料來自在阿根廷Campo Del Cielo隕石坑里發現的一顆小行星,由鐵、鎳和鈷元素組成。工作人員將這顆小行星的一部份粉碎、粉末化,然后用3D Systems最新推出的ProX DMP 320 3D打印機打印出來,就是您在本文配圖中看到的那個金屬3D打印結構。
光看這些照片,不僅讓我們感嘆并向往,當人類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與太空中無限的資源結合起來之后,將會產生多么奇妙而美麗的東西。
盡管就目前來說,行星資源公司里實現他們的愿景還差著很遠,但是他們對自己從事的事業仍非常樂觀。“當人們想到在小行星上進行采礦的時候,往往認為這是非常非常遙遠的事,但這正是現在我們正在做的東西。”Lewicki 說。“我們去年往太空中發射了一顆衛星,今年還會再發射兩顆。”
當人類進入大規模、長期太空探索階段時,采掘和收集星際資源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這些資源并不一定非要運回地球,在太空或者外星上進行制造也是出路之一。“3D打印就是太空制造的未來。”他說。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最近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了一項法案,從法律上確認了外星資源的產權問題。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