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會取代手辦產業嗎?
時間:2016-07-18 22:00 來源:南極熊 作者:中國3D打印網 閱讀:次
3D打印會改變手辦產業嗎?會,事實上已經改變了,早在好幾年前很多手辦公司已經開始接觸3D打印技術了。通過3D建模比手工做出來的原版模型要更快,更省成本。
我們來對比一下傳統和3D打印的手辦原型制作方式。在工具上,制作手辦原型需要大量的材料和工具,我們來列舉一下。工具很多,不感興趣的可以直接跳過工具介紹。
![]() ![]() ![]() ![]() ![]() ![]() ![]() ![]() ![]() ![]() 還沒說完,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包括銼刀、砂紙、手鋸、502膠水、遮蓋帶、瞬干膠、硬化劑、脫膜粉、水補土和牙簽補土等等。一個好的手辦模型師要熟練掌握這些工具,得花大量的時間去練習,這不是一兩年就能看出效果來的。不是這行的人可能很難想象,手辦模型都是一筆一刀刻出來捏出來的,非常考驗耐心和技術,一件精美的手辦,從里到外邊邊角角都需要手辦原型師仔細的打磨。
這看的簡直讓人眼花繚亂了。估計很多人都直接跳過工具介紹了,是啊,那么多,光記工具名就得花一些時間。說完了傳統的手辦模型制作方法,現在來說說3D打印手辦模型。
3D打印手辦模型需要一臺電腦建模、一臺3d打印機、一些3D打印材料。后期需要加工的話要打磨和上色師。所以3D打印手辦把流程分工了,而不是傳統手辦模型制作那樣,一個原型師就可以把整個流程走完。 步驟是這樣的,建模師把手辦模型在電腦上設計建模好,然后連接3D打印機,3D打印機讀取模型數據,然后打印出來。打印完后還需要打磨和上色。工作周期可能就是一兩個星期,專業團隊可能幾天就搞定了。 ![]() ![]() 有些傳統手辦原型師詬病3D打印的模型表面太多紋理,幾乎不可能打磨,因為任何一處打磨后就會丟失細節,特別是肌肉的走勢問題。所以他們認為3D打印只是起到了協作作用,完全替代是不可能的。
不得不說任何一個行業的從業者當看到技術把自己的行業顛覆了是會抱著警惕和保守的心態去看待的。當你在十年前說人工智能在圍棋上終將戰勝人類,絕大多數人一定會對你嗤之以鼻,呵呵一笑。不過,我們今年看到阿法狗戰勝了圍棋九段李世石。像上面提到3D打印不了細節要求高的模型,其實不是。高端的工業級3D打印機,再用精度很高的3D打印材料,比如精度達到0.025mm的紅藍蠟就可以打印精度很高的手辦模型。這是什么概念呢?就跟利用3000目的砂紙完美打磨的結果一樣,保留了所以細節。看看完全由3D打印技術出模的ARH的幾個作品。
![]() ![]() ![]() ![]() 以上的原型估計很多原型師也達不到這個水準吧。在鄙視鏈條中,凡是做手工的就會鄙視機器生產的。在潛意識中就會認為機器生產的一定沒有人工的好。但其實把上面的3D打印手辦模型和傳統手辦模型放在一起,不告訴你,你能分辨的出來嗎?想必將3D打印手辦視為洪水猛獸的是那些技藝不精的人,他們怕自己辛辛苦苦做了兩個月的泥稿比不過人家一個星期的打印稿。 成本小、效率高,同時質量有保障,這種最大商業化目的的選擇勢必會淘汰落后的生產方式。所以說3D打印手辦會取代傳統手辦的制作方法。當前可以預見的是3D打印手辦會替代掉商業化的手辦的制作。而基于教育,基于藝術類的,由于人類自身需求,暫時還不能被3D打印技術取代,未來不清楚。 |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