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工業3D打印機的出貨量增長39%,2022年有望增長 23%
根據CONTEXT的數據統計, 2021 年下半年的 3D 打印機出貨量受到疫情的限制,但隨著訂單的加速,市場現在有望實現強勁增長。
3D打印全球市場領導者-設備-2021年前三季度
數字化制造快速發展
2021年,中國的3D打印市場呈現出三大典型發展趨勢:產業化、新商業模式涌現、金屬3D打印開始扮演重要角色。中國的3D打印市場還出現了一個主流的長期發展重點:教育與人才建設。
根據CONTEXT,2021 年前三個季度,工業3D 打印機的出貨量增長了39%,但仍比疫情之前的水平(2019 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下降了 -6%。某些 3D 打印技術可以實現中等批量生產,從而縮短供應鏈,減少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對物流的依賴。然而,并非 3D 打印機本身的所有組件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制造,并且該行業在 2021 年第三季度受到自身供應鏈挑戰的困擾。
l工業與設計級
在受到 2020 年全球企業資本支出減少的嚴重影響后,工業和設計級3D打印機(售價 2 萬美元以上)的出貨量在 2021 年強勁反彈。即便如此,新3D打印機的銷售數量仍落后于新冠疫情之前水平。在此期間,工業 3D 打印機類別的最強勁需求來自專注于生產或大規模定制的打印機。
工業級與設計級3D打印設備2021年前三季度與2019,2020年的對比情況
© context
一些細分領域的出貨量甚至高于 2019 年的水平:光固化3D打印機增長22%,金屬粘結劑噴射技術增長104%。金屬粘結劑技術將被大眾市場(包括奢侈品、教育、研發、汽車和航空航天工業)用于大規模生產。
全球牙科行業對光固化3D打印機的需求仍然很大:透明牙齒矯正器的生產速度不斷加快,這是使用 3D 打印機進行大規模定制的一個例子:通過3D打印創造了許多產品,每個產品都略有不同。
l 專業級
專業級3D打印市場受疫情的影響最小,該細分市場在 2021 年前三個季度同比增長 14% ,出貨量不僅比上一年增長,而且比新冠疫情之前的同期增長了 13%。
專業級3D打印設備2021年前三季度與2019,2020年的對比情況
© context
新產品線和臺式 SLS粉末床熔化3D打印機的加速推出推動了該細分領域的近期增長。
3D打印全球市場領導者-設備-2021年前三季度
l 個人級和套件
完全組裝的個人級 3D 打印機繼續讓位于價格更低的套件市場——盡管在 2020 年疫情的高峰期對這兩種3D打印機的需求猛增。隨著市場在 2021 年恢復到新常態,這一低端市場的需求減弱,但出貨量仍高于 2019 年的水平。由于這些類別以消費者為中心,第四季度是最有說服力的,目前的預測表明,個人打印機的年出貨量可能會比 2020 年下降多達 -10%,但仍比 2019 年增長 33%。
個人級與套件3D打印機2021年前三季度與2019,2020年的對比情況
© context
套件和愛好者3D打印機出貨量有望實現至少 36% 的同比增長,這聽起來不錯,但鑒于 2020 年的銷售額幾乎是 2019 年的兩倍,許多供應商的期望值更高。這個以愛好者為中心的市場中最熱門的商品是樹脂- 基于 LCD 的3D打印機,其中許多售價低于 250 美元。
整體來說,2021年國內3D打印市場呈現出更加細分、更加聚焦、圍繞著應用打造全流程鏈解決方案的發展趨勢。拿國內的武漢地區的3D打印發展舉例,從華中科技大學走出了多位企業家,包括華科三維、武漢易制、因泰萊、武漢天昱等等。其中,武漢易制聚焦在金屬粘結劑噴射的技術賽道,在解決如何避免噴頭堵塞,如何控制燒結變形,如何與國內上下游廠商合作打通整條供應鏈解決方案方面聚焦發展;因泰萊激光聚焦在陶瓷3D打印領域在滿足航空航天、醫療、電子、科研領域的制造需求方面針對設備、材料、設計進行完整的生態鏈的優化與探索;武漢天昱抓住了傳統鍛造與機加工的痛點,開發的多場調控激光/電弧微鑄鍛銑一體化智能制造高性能大型金屬構件技術,在低成本、高效率成形高性能大型復雜零件關鍵技術與工藝上獲得重大突破,兼具增材制造的復雜結構、無模、輕量化優點和傳統鍛造零件的高品質。
塑料3D打印方面,光固化塑料3D打印、熔融擠出3D打印在國內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塑料的3D打印與金屬3D打印在國內,都進入到一個更加細分化的專業設備制造領域-打造專機和專用材料以及圍繞著細分應用的全流程解決方案的賽道上。2021年,齒科數字化發展趨勢明顯,當然,3D打印齒科與3D打印的數字化制造結合并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這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例如先臨三維進入齒科領域已有十余年,為全球口腔業界提供“3D掃描-CAD設計-3D打印”完整數字化解決方案。技術上的優勢使得先臨齒科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 彰顯中國齒科行業的”智造”水平。
此外,3D打印設備企業圍繞齒科數字化應用所進行的優化,使得3D打印變得更加易用,這對齒科數字化發展也是有利的。例如錸賽智能在種植導板3D打印自動化添加支撐以及打印后去支撐便捷性方面所做的優化,使牙科醫生的3D打印應用體驗進一步提升。國內,航空航天產業正在借助3D打印技術實現產業化升級,這其中一個明顯的發展趨勢是原來將3D打印制造的業務外包的航空企業逐漸轉向采購3D打印設備,由內部來實現設計與制造的一體化。3D科學谷認為這是一個必然的發展方向,將進一步推動國內航空航天行業對3D打印技術的駕馭能力,從而在產業化之路走的更深遠。
更聚焦、更深、更精,這是國內3D打印呈現的上升邏輯。也是國內資本紛紛踏足3D打印領域的一大投資邏輯。不僅僅是初創企業,前期的老牌企業包括聯泰、華曙等獲得后續投資的支持。結合著國內高校端的研究力量,中國的3D打印市場在2022年將出現三種發展態勢:一種發展趨勢是繼續在中低端市場的激烈價格拼殺,對于設備廠商來說,是否放棄一部分細分市場,還是繼續“失血”?或是走國際化路線往高端市場發展?這成為競爭戰略中的日常話題;第二種發展趨勢是生態能力建設所構建的護城河效應開始顯現,例如齒科行業所打造的數字化全流程解決方案,前期的口碑與流程鏈耕耘迎來了后期更為穩健的發展效應;第三種是極具特點的原創式創新,這類企業與高等院校的研發相關,例如國內的夢之墨脫胎于中科院理化所,專注于液態金屬柔性電子增材制造。再例如從麻省理工走出來的科學家創業的摩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微納尺度3D打印技術及精密加工能力解決方案,在制造高精密微納3D打印系統及材料的細分賽道上獲得了不斷的發展。此外,國內還有其他一些脫胎于國外制造技術科研高地的華人科學家創業企業:包括ACunity亞琛聯合科技,Aixway云耀深維,蘇州倍豐,太倉德怡科技等等。
國內3D打印市場的多層次化使得生態圈更全面,這將成為國內3D打印在2022年以及未來發展的重要支撐,2022年國內3D打印市場將獲得更加長足的發展勢能。
2022 年,全球范圍內的3D打印將強勁增長,目前創紀錄的積壓訂單似乎將推動 2022 年的總設備收入比 2021 年大約增長 23%。預測未來 5 年,3D打印技術將進一步推動大規模生產(例如,金屬粘結劑噴射、光固化和聚合物粉末床熔融)的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 30% 或更高。
預計2022 年的主要 3D 打印趨勢包括高溫塑料3D打印、材料擠出熱塑性塑料3D打印、復合材料、金屬粘結劑噴射的走向普及,以及更多的公司發生兼并收購。在這方面,CONTEXT 還預測供應鏈緩解和數字制造與 3D 打印一起的作用將成為未來的中心主題。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