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觀察:2021年增材制造行業現狀、競爭格局及趨勢分析(2)
時間:2022-11-07 16:32 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 作者:admin 閱讀:次
2、中國市場
從國內市場規模來看,據統計,國內增材市場規模在2021年達到了262億元,較2020年增長了34.1%。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元,2021-2024年年均復合增速為24.12%。
2017-2024年中國增材制造行業市場規模及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五、增材制造行業競爭格局
1、整體市場競爭格局
從全球增材制造市場競爭格局來看,根據Xignite在2021年發布了全球3D打印排名前25的企業排名情況,其中位居前三的企業分別為泰國的Cal-Comp Electronics、日本的Mitsubishi Paper Mills和美國的3D Systems。其中進入排行榜的中國企業有5個,分別是西安鉑力特、永盛新材料、實威國際、武漢金運激光與力新國際。
從營收規模來看:營收超過10億美元的廠家僅有Cal-Comp Electronics和Mitsubishi Paper Mills。營收在1億美元-10億元美元之間的廠家有4家,分別為3D Systems、Stratasys、Proto Labs、Group Gorge SA。剩余20家企業的營收均不足一億美元;從企業分布區域來看:25家企業中中美企業數量占比達到了40%,中國和美國是3D打印產業規模全球領先的地區。
全球主要3D打印產家營收規模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細分市場-設備端
金屬3D打印設備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EOS、SLM Solutions、3D Systems、鉑力特、華曙高科。德國EOS成立于1989年,專注于金屬和高分子工業增材制造技術(SLM、SLS)的研發、生產和銷售,EOS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金屬增材制造設備提供商。其他企業情況如下:
金屬3D打印設備主要公司及營收規模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細分市場-打印產品端
當前國內金屬增材產品服務的廠家主要有鉑力特、鑫金合、頂維科技等。以南極熊在2021年7月發布的數據來看,鉑力特以150余臺金屬3D打印設備規模居行業第一。而至2021年底,鉑力特擁有的金屬3D打印設備已到了240臺,是國內最大的金屬3D打印工廠,在打印產品領域有著突出的規模優勢。
國內金屬3D打印產品服務領域主要競爭者

資料來源:南極熊,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3、細分市場-材料端
金屬3D打印材料制造難度大,對國外廠家的依賴度較高。金屬3D打印應用領域對粉末的要求很高,尤其是航空航天和醫療等高端應用領域。國內生產3D打印金屬粉末的廠家多集中在低端應用領域,能夠自主生產3D打印用高品質金屬粉末的制造商數量不多。
金屬3D打印原材料主要公司介紹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六、增材制造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金屬 3D 打印技術在我國的快速發展,國內設備廠商在 3D 打印設備所需的專用材料、工藝裝備、關鍵零部件、軟件系統等實現了技術突破和工藝經驗積累,具有了一定的批產能力,帶動整個產業的競爭力明顯提升。目前,我國的熔融沉積成形、光固化成形、激光選區燒結/熔化等一大批工藝裝備實現產業化,部分增材制造工藝裝備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且隨著“工業4.0”不斷推進,3D打印也被用在了汽車制造領域。相比傳統汽車制造工業,3D 打印技術無需模具、能夠減少廢料、可隨時打印維修部件而減少零件庫存,得到了汽車制造領域的重視, 3D打印技術在汽車零部件領域更廣泛地應用已成大勢所趨。
3、從原材料端來看,國內 3D 打印行業發展迅速,推動國產金屬粉末技術和產能提升。隨著金屬 3D 打印技術在航空航天、醫療等領域的快速滲透,市場對高端 3D 打印金屬粉末需求旺盛,國內 3D 打印金屬粉末廠家都在積極地進行粉末產品研制和相關生產線建設,未來國內3D打印金屬粉末制品廠家的市占率也有望逐步提升。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