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3D打印脊柱側彎矯形器,你不知道的事(2)
時間:2021-12-23 14:19 來源:南極熊 作者:admin 閱讀:次
② 矯形器設計
在掃描獲取患者軀干曲面模型后,矯形師根據病情與治療方案,結合X光片在專業矯形器設計軟件中對曲面模型進行修型、加厚、輕量化,最終設計出可供3D打印的脊椎側彎矯形器STL模型。整個過程根據具體復雜度不同用時約2-3小時。

△在Rodin4D中進行修型
③ 3D打印
在本案例中,我們選擇盈普P360進行打印,該機的成型尺寸為350×350×590mm,適合青少年矯形器的尺寸,一次任務可以打印一套矯形器和其他中小醫療模型,兼備靈活性和穩定性。當然對于更大尺寸的矯形器,或者一次需要制作多個矯形器和模型的時候,我們還可以選擇S480以及P550DL,前者是按照歐盟最高安全標準打造,并通過德國萊茵TüV CE認證的工業級SLS 3D打印系統,后者則是采用雙激光系統,打印效率更高的大成型尺寸工業級SLS 3D打印系統,能夠滿足批量生產的要求。

△盈普P360、S480、P550DL、以及零件粉體全性能處理工作站(PPS)

△從左至右依次為P360、S480、P550DL的成型空間擺放矯形器情況
另外在材料選擇方面,我們使用盈普Precimid1172Pro材料,這款通用型PA12材料具備良好的力學性能和耐久性能,在滿足對患者施加足夠矯形力的同時,耐磨耐疲勞耐用,患者可以長期穿戴。

△盈普Precimid1172Pro打印的脊柱側彎矯形器

△盈普AMT化學蒸汽平滑系統
最后,安裝上內襯和扎帶就可以穿戴了。穿戴矯形器后,我們再次拍攝了患者的X光片,結果顯示胸椎改善到9°,腰椎改善到11°,側彎度數矯正率超過50%,椎體旋轉、骨盆偏移等現象均有所改善。在初次穿戴后,醫生通過添加壓力墊,進一步將胸腰側彎控制在5°以內。后續計劃每3個月復查一次,半年后根據脫下支具1天照X光片的情況調整治療方案。總體來看,3D打印脊柱側彎矯形器的矯正效果是比較理想的。

△患者第一次穿戴矯形器的X光片
我們從案例中可以看出,相較于傳統矯形器,3D打印脊柱側彎矯形器能夠起到良好的矯形效果,減少制作步驟,簡化工藝流程,提高制作效率。并且改善患者治療體驗,讓青少年佩戴上美觀、重量輕的支具,最大程度降低對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影響,符合數字醫療、精準醫療的理念和發展趨勢。

△3D打印脊柱側彎矯形器的制作流程
最后讓我們通過一個視頻了解3D打印脊柱側彎矯形器的制作流程吧。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