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NL發明真空輔助擠壓技術,通過降低孔隙率實現更堅固的大幅面3D打印
時間:2025-05-09 13:42 來源:南極熊 作者:admin 閱讀:次
2025年5月8日,來自橡樹嶺國家實驗室 (ORNL) 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真空輔助擠壓技術,可將大型 3D 打印聚合物部件的內部孔隙率降低高達 75%。該方法解決了大幅面增材制造 (LFAM) 的一個重大限制:即內部孔隙會影響打印部件的結構完整性。

真空輔助擠壓技術在大規模增材制造中被廣泛應用,以減少打印部件的孔隙率。圖片來源:Vipin Kumar/ORNL,美國能源部
相關研究以題為“Vacuum-assisted extrusion toreduce internal porosity in large-format additive manufacturing”的論文發表在《Additive Manufacturing》期刊上。

大幅面增材制造(LFAM)技術能夠直接打印用于航空航天、汽車和國防工具的米級結構。然而,由于內部孔隙率(或稱空隙)會削弱打印部件的強度,LFAM 的廣泛應用受到了阻礙。降低孔隙率是提高強度、耐用性和整體性能的關鍵。
ORNL的研究人員采用了一種新穎的真空輔助擠壓方法來解決這一挑戰:在擠出過程中集成一個真空料斗,以去除滯留的氣體,并最大限度地減少纖維增強材料中的空隙形成。這些材料因其高剛度和低熱膨脹性而被廣泛應用于LFAM,但通常會受到珠內孔隙率的影響,從而限制零件質量。

測試結果表明,無論纖維含量如何變化,新系統都能夠通過調控各種加工參數、水分含量、纖維增強材料和打印平臺下將成形孔隙率降低到2%以下。具體來說,在大型擠出機上打印時,與傳統的非真空擠出相比,真空輔助擠出可將內部孔隙率降低 35% 至 75%,并且僅影響長度> 2 微米的孔隙。ORNL的Vipin Kumar表示:“利用這項創新技術,我們不僅解決了大規模聚合物打印中孔隙率這一關鍵問題,還為制造更堅固的復合材料鋪平了道路。這對LFAM行業來說是一個重大的飛躍。”

雖然目前的方法是為批量處理而設計的,但ORNL 已經開發出一種正在申請專利的連續真空料斗,未來有望在商業系統上實現大規模 3D 打印。這一進展代表著在克服大規模3D打印面臨的關鍵技術挑戰之一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通過解決孔隙率問題,真空輔助擠壓技術可以幫助提高工業應用中大型打印部件的強度、耐用性和性能。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