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ech報告:DED和大幅面3D打印市場將會走向何方?
時間:2021-10-30 21:40 來源:南極熊 作者:admin 閱讀:次
導讀:SmarTech Analysis于2021年10月發布了關于“DED和大幅面增材制造市場:2021-2030”的最新報告,確定并量化了定向能量沉積(DED)、電弧增材制造 (WAAM) 和其他大幅面金屬增材技術的未來,并指出這些以及相關領域的收入到2026年預計將達5.37億美元(約34.35億人民幣)。
報告涵蓋范圍包括大幅面PBF以及各種半專有流程,例如WAAM、EBAM 和Titomic Kinetic Fusion系統。這些過程大多快速但粗糙,需要大量后處理,因此相比3D打印機來說更接近于機床。因此,報告還涵蓋了增材制造與CNC功能結合的混合機器。除此之外,報告中分析了每個主要終端用戶行業的大幅面機器市場,包括航空航天、汽車、醫療、石油和天然氣、能源、一般工業和工具以及服務局等。
△大幅面增材制造市場預測
報告著眼于粉末基和線基工藝以及面向金屬服務機構的大型機器以及市場,主要部分包括對大幅面機器和相關材料的十年市場預測,按工藝類型、使用材料、服務機構、線材與粉末、混合與純增材制造和突破,以及包括活躍在DED/大幅面領域的30多家公司的市場戰略概況。相關公司包括:AML3D、ADDere、Additec、BeAM/AddUp、DM3D、DMG MORI、ELB-Schliff、Evobeam、Farsoon、Formalloy、GEFERTEC、Hybri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InnsTek、DMT Machines、Laser Cladding Venture、Lincoln Electric、Mazak、Mitsubishi、MX3D、Norsk Titanium、Okuma、Optomec、Prima Additive、Prodways、Ramlab、Relativity Space、Sciaky、Titomic、TRUMPF、WAAM3D和XBeam3D。
部分報告內容:
除了制造大型零件,大幅面3D打印還被用于:
(1) 修復磨損或損壞的零件
(2) 為現有零件添加新功能
(3) 金屬涂層
(4) 從多種金屬中創造新材料。
目前,DED被用于修理軍事設備、渦輪葉片、衛星和其他高端設備。相關應用案例包括減少了Toyota對緊急維修和計劃外停機的需要。

△DED和大幅面增材制造市場:2021-2030
航空航天是報告涵蓋的主要應用之一:大幅面增材制造可以減少交貨時間。相比使用傳統方法生產航空航天大型結構部件可能需要長達一年的時間,大幅面技術可以將多部件組件打印為單個部件。通過這種方法,顯著減少組裝時間并提高可靠性。未來,大型零件(例如機翼)可以通過大型機器并使用網格形式生產,從而減輕重量。但是,當前一代的大幅面機器并不能很好地適應網格制造工藝。到2026年,SmarTech預計航空航天業購買的大幅面增材機將達到近1.3億美元(約8.32億人民幣)。
由于大幅面機器是相當昂貴的專業系統,相比于最終用戶,相關金屬3D打印服務局更加青睞這些機器。這些金屬服務機構能夠幫助沒有經驗或硬件進行金屬3D打印的公司制造相關零件。一些服務局配備有DED和WAAM機器,其他服務機構可能有其他大幅面機器。報告稱,到2026年,SmarTech預計大幅面增材機的采購量將超過1億美元(約6.4億人民幣)。
報告地址:https://www.smartechanalysis.com/reports/ded-and-large-format-additive-manufacturing-markets-2021-2030/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