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增材制造頂刊:金屬基金剛石復合材料PBF-LB中磨料熱演化和石墨化的研究
時間:2022-10-05 12:23 來源:磨具磨料 作者:admin 閱讀:次
超硬工具制品在硬、脆等難加工材料的精密、高效、節能制造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金剛石作為最硬的材料,其工具制品(包括鉆具、刀具和磨具),占超硬工具的總量80%以上。我國合成金剛石顆粒總產量占世界的95%以上,原料品質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然而,我國高端金剛石工具制品仍然不能完全滿足高精密、長壽命等加工要求。當前金剛石復合材料領域的主要技術瓶頸在于:工具制品結構-功能一體化設計與制造技術亟待提升,現有結構形狀較簡單、加工效率低,缺少如多孔體、內流道等復雜形狀結構,金剛石磨粒有序排布、材料成分梯度分布等特殊微結構,以提升容屑、冷卻、緩解應力的功能。結構-功能一體化是提高金剛石工具加工性能的重大發展方向。增材制造技術從原理上突破了傳統構件的結構設計和制造模式,能夠實現復雜形狀金剛石工具精密成。加強高性能金剛石工具制品增材制造技術的研發,推動金剛石行業技術升級和結構調整,是支撐國家發展戰略順利實施的重大任務。
激光增材制造技術是增材制造技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類,在增材制造技術領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及研究機構圍繞金屬基金剛石復合材料激光增材制造方向開展了較為豐富的探索性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目前的研究熱點主要圍繞內結構成形、工藝參數優化、界面組織結構演化以及基礎力學性能評價等方面展開。然而,在激光增材制造過程中,金剛石極易受到激光直接輻照和熔池瞬時高溫的影響而造成熱損傷。因此,金剛石的熱損傷控制是激光增材制造能否廣泛應用于金剛石超硬復合材料制備的先決條件和關鍵因素。有部分研究表明,激光增材制造會導致金剛石出現熱損傷,主要形式為金剛石磨粒表面的石墨化轉變。過度的石墨化轉變將嚴重影響金剛石顆粒強度及復合材料的綜合力學性能。但是截止目前,金剛石磨粒在激光增材制造中的熱演化過程,以及誘導金剛石表面石墨化轉變的主要原因與機理卻鮮有報道。
02文章概述
基于上述背景,來自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河南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學者,圍繞高能激光束和高溫熔池兩個影響打印過程中金剛石石墨化行為的關鍵因素,選取典型的金剛石工具用金屬結合劑CuSn10粉末,采用粉末床熔融(Powder bed fusion- laser beam,PBF-LB)技術制備了CuSn10-金剛石復合材料。研究人員利用ANSYS有限元模擬軟件,首次重現了PBF-LB過程金剛石磨粒的熱演化過程,并結合實驗驗證了該過程中石墨化轉變的溫度閾值,建了“PBF-LB工藝-磨粒溫度-石墨化程度-力學性能”的定量關系模型,該研究為金屬基金剛石復合材料的激光增材制造工藝設計與結構-性能相關性預測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策略和路徑。相關成果以題為“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 of thermal evolution and graphitization of diamond abrasives in powder bed fusion- laser beam of metal-matrix diamond composites”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virtual and physical prototyping(IF=10.962)上。
相關論文鏈接: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 ... 452759.2022.2121224
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為馬青原、彭英博,第一完成單位為中南大學,通訊作者為中南大學張偉副研究員。該項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據悉,論文作者團隊主要來自中南大學劉詠教授課題組和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近年來,合作雙方致力于超硬復合材料領域高熵合金粘結相材料及異質界面結構設計與強韌化調控、新型增材制造及涂層技術的研發,在國內外權威期刊已發表多項成果
激光增材制造技術是增材制造技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類,在增材制造技術領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及研究機構圍繞金屬基金剛石復合材料激光增材制造方向開展了較為豐富的探索性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目前的研究熱點主要圍繞內結構成形、工藝參數優化、界面組織結構演化以及基礎力學性能評價等方面展開。然而,在激光增材制造過程中,金剛石極易受到激光直接輻照和熔池瞬時高溫的影響而造成熱損傷。因此,金剛石的熱損傷控制是激光增材制造能否廣泛應用于金剛石超硬復合材料制備的先決條件和關鍵因素。有部分研究表明,激光增材制造會導致金剛石出現熱損傷,主要形式為金剛石磨粒表面的石墨化轉變。過度的石墨化轉變將嚴重影響金剛石顆粒強度及復合材料的綜合力學性能。但是截止目前,金剛石磨粒在激光增材制造中的熱演化過程,以及誘導金剛石表面石墨化轉變的主要原因與機理卻鮮有報道。
02文章概述
基于上述背景,來自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河南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學者,圍繞高能激光束和高溫熔池兩個影響打印過程中金剛石石墨化行為的關鍵因素,選取典型的金剛石工具用金屬結合劑CuSn10粉末,采用粉末床熔融(Powder bed fusion- laser beam,PBF-LB)技術制備了CuSn10-金剛石復合材料。研究人員利用ANSYS有限元模擬軟件,首次重現了PBF-LB過程金剛石磨粒的熱演化過程,并結合實驗驗證了該過程中石墨化轉變的溫度閾值,建了“PBF-LB工藝-磨粒溫度-石墨化程度-力學性能”的定量關系模型,該研究為金屬基金剛石復合材料的激光增材制造工藝設計與結構-性能相關性預測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策略和路徑。相關成果以題為“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 of thermal evolution and graphitization of diamond abrasives in powder bed fusion- laser beam of metal-matrix diamond composites”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virtual and physical prototyping(IF=10.962)上。
相關論文鏈接: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 ... 452759.2022.2121224

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為馬青原、彭英博,第一完成單位為中南大學,通訊作者為中南大學張偉副研究員。該項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據悉,論文作者團隊主要來自中南大學劉詠教授課題組和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近年來,合作雙方致力于超硬復合材料領域高熵合金粘結相材料及異質界面結構設計與強韌化調控、新型增材制造及涂層技術的研發,在國內外權威期刊已發表多項成果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