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國海軍陸戰隊如何遠征后勤保障:增材制造技術
時間:2022-10-11 09:10 來源:藍德信息 作者:admin 閱讀:次
導讀:增材制造技術具備獨有的快速機動、持續保障和低成本等優勢,被美國國防部視為未來戰場裝備維修和后勤保障等領域的顛覆性技術。前沿部署的增材制造技術能夠讓海軍陸戰隊在戰場上迅速獲得備用零件,從而減輕遠征部隊的后勤負擔。
遠征移動制造實驗室
以美軍近年來流行的“實戰化練兵”為例,高溫高寒等極端氣候下,武器裝備性能會變得不穩定,裝備受損的情況時有發生,經常面臨“帶來的用不上,用得上的沒有帶,后方籌措又太慢”等窘況,基于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的考量,美國海軍陸戰隊裝備和后勤部決定有針對性研發一種裝備,能在戰時修理和替換軍械零件,這就是X-FAB,或稱遠征制造中心。
X-FAB處于開發階段已有大約五年了,旨在為海軍陸戰隊提供一種創新性后勤補給方式。當專業的和難以找到的零件不容易獲得時,這種獨特的能力完全可用于前沿部署。X-FAB是一個獨立的、可運輸的增材制造實驗室,可以與營級海軍后勤維護單位一起部署。這個20×20英尺的庇護所可折疊,便于運輸,并裝有五臺3D打印機、一臺激光掃描儀、一臺激光切割機和一個計算機設計軟件系統,使海軍陸戰隊能夠在遠征環境中制造替換和維修零件。
每個X-FAB實驗室都配備了兩臺LulzBot TAZ Workhorse 3D打印機、兩臺Markforged X7 3D打印機、一臺3D Platform 3000系列打印機、一臺Epilog Fusion Pro 32激光切割機和一臺Quantum FAROArm S 3D激光掃描儀。XFAB還標配了三臺筆記本電腦、兩臺工作站和一個55英寸的LED電視屏幕。
X-FAB集裝箱依靠發電機或岸上電源運行,在選定好部署區域后,4名陸戰隊員花費2-3個小時就可以搭建好X-FAB,如果將發電機也包含在內的話,總重量約10500磅,還不到5噸,因此無需特種車輛運輸,物流車輛系統或商用平板卡車就能裝載。而海軍陸戰隊作戰時一旦有了X-FAB,就有了基本的應急能力,無須再像以前一樣等待至少1星期的時間從大后方運送零件過來,機械師在1天之內就能搞定。不過,3D打印移動加工實驗室從名稱就能看出來,它并沒有替代工廠車間的能力,尤其是在加工堅硬的金屬部件時,沒有車床、銑床根本想都別想。
2018年7月至9月,美海軍陸戰隊系統指揮部、裝備和后勤部在美北卡羅來納州Lejeune營,對X-FAB的初代原型進行了現場評估。期間,海軍陸戰隊員測試增材打印技術,然后收集機械師和官員對掩體尺寸、布局、軟件、打印材料和成品的意見,以繼續改進,并嘗試部署到艦上。
當整合到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時,X-FAB將通過消除運輸大量備件的需求來減少維護營的后勤足跡。
近期案例:戰車顯示器支架
在海軍陸戰隊最近一次在阿富汗的部署中,他們的一輛戰車出了問題。幫助炮手瞄準主炮的屏幕支架在作戰中損壞了,使用再多的膠帶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沒有屏幕,車輛的武器系統就無法操作,這嚴重降低了該部隊在遭遇塔利班伏擊時的作戰效率。
于是陸戰隊訂購了一個新的框架,但是后勤指揮部花了一周的時間來處理訂單,美國的公司又花了一周的時間來制作框架,再花一周的時間將框架運送到阿富汗,到了阿富汗后,又花了兩周的時間才在前沿作戰基地(FOB)收到框架。而那時,部隊已經退回了日本重新部署。
隨后Cosine公司向陸戰隊提供了AM1 XL 3D打印機,像該案例中這樣的底座,使用這種大型3D打印機進行快速修復,原本需要4-5周才能獲得的東西,現在只需一天就能打印出來。

遠征移動制造實驗室
以美軍近年來流行的“實戰化練兵”為例,高溫高寒等極端氣候下,武器裝備性能會變得不穩定,裝備受損的情況時有發生,經常面臨“帶來的用不上,用得上的沒有帶,后方籌措又太慢”等窘況,基于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的考量,美國海軍陸戰隊裝備和后勤部決定有針對性研發一種裝備,能在戰時修理和替換軍械零件,這就是X-FAB,或稱遠征制造中心。
X-FAB處于開發階段已有大約五年了,旨在為海軍陸戰隊提供一種創新性后勤補給方式。當專業的和難以找到的零件不容易獲得時,這種獨特的能力完全可用于前沿部署。X-FAB是一個獨立的、可運輸的增材制造實驗室,可以與營級海軍后勤維護單位一起部署。這個20×20英尺的庇護所可折疊,便于運輸,并裝有五臺3D打印機、一臺激光掃描儀、一臺激光切割機和一個計算機設計軟件系統,使海軍陸戰隊能夠在遠征環境中制造替換和維修零件。

△美海軍陸戰隊X-FAB實驗室
每個X-FAB實驗室都配備了兩臺LulzBot TAZ Workhorse 3D打印機、兩臺Markforged X7 3D打印機、一臺3D Platform 3000系列打印機、一臺Epilog Fusion Pro 32激光切割機和一臺Quantum FAROArm S 3D激光掃描儀。XFAB還標配了三臺筆記本電腦、兩臺工作站和一個55英寸的LED電視屏幕。

X-FAB集裝箱依靠發電機或岸上電源運行,在選定好部署區域后,4名陸戰隊員花費2-3個小時就可以搭建好X-FAB,如果將發電機也包含在內的話,總重量約10500磅,還不到5噸,因此無需特種車輛運輸,物流車輛系統或商用平板卡車就能裝載。而海軍陸戰隊作戰時一旦有了X-FAB,就有了基本的應急能力,無須再像以前一樣等待至少1星期的時間從大后方運送零件過來,機械師在1天之內就能搞定。不過,3D打印移動加工實驗室從名稱就能看出來,它并沒有替代工廠車間的能力,尤其是在加工堅硬的金屬部件時,沒有車床、銑床根本想都別想。
2018年7月至9月,美海軍陸戰隊系統指揮部、裝備和后勤部在美北卡羅來納州Lejeune營,對X-FAB的初代原型進行了現場評估。期間,海軍陸戰隊員測試增材打印技術,然后收集機械師和官員對掩體尺寸、布局、軟件、打印材料和成品的意見,以繼續改進,并嘗試部署到艦上。
當整合到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時,X-FAB將通過消除運輸大量備件的需求來減少維護營的后勤足跡。
近期案例:戰車顯示器支架
在海軍陸戰隊最近一次在阿富汗的部署中,他們的一輛戰車出了問題。幫助炮手瞄準主炮的屏幕支架在作戰中損壞了,使用再多的膠帶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沒有屏幕,車輛的武器系統就無法操作,這嚴重降低了該部隊在遭遇塔利班伏擊時的作戰效率。

△艾布拉姆斯戰車內部
于是陸戰隊訂購了一個新的框架,但是后勤指揮部花了一周的時間來處理訂單,美國的公司又花了一周的時間來制作框架,再花一周的時間將框架運送到阿富汗,到了阿富汗后,又花了兩周的時間才在前沿作戰基地(FOB)收到框架。而那時,部隊已經退回了日本重新部署。

隨后Cosine公司向陸戰隊提供了AM1 XL 3D打印機,像該案例中這樣的底座,使用這種大型3D打印機進行快速修復,原本需要4-5周才能獲得的東西,現在只需一天就能打印出來。

△Cosine公司的AM1工業3D打印機是X-FAB項目的核心
例如,海軍陸戰隊采用增材制造技術生產H-1直升機頭盔面罩支架(如圖所示),將生產周期從270天縮短至10天,每個支架的成本從300美元降至0.75美元。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